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李丽香
【期刊名称】《医药前沿》 【年(卷),期】2013(000)024
【摘要】 目前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是长期导管,其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可留置体内长达1年。但是,置管过程中由于病人自身血管解剖异常、体型消瘦、颈强直等原因,造成导管末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经多种常用方法(如抬高床头、头侧向置管侧、改变肢体摆放位置)干预仍未调整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现针对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病人采取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的方法,均能成功调整导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312-312) 【关键词】PICC;纱块;异位 【作者】李丽香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佛山 5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B超在肿瘤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中的应用 [J], 陆培芬
2.头高位联合导管前端漂移预防PICC置管颈内静脉异位效果观察 [J], 薛春梅; 朱悦; 苏立桃; 陶琳
3.体表定位回撤导丝法预防 PICC 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 [J], 王珉; 孙秀杰; 王侠; 牟楠; 刘扬; 赵美玲
4.B超引导下经颈内静脉行PICC置管技术在血管通路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J], 万永慧; 陈芊; 邱艳茹
5.B超引导下经胸壁段腋静脉与PICC、颈内静脉置管准确性与安全性比较研究 [J], 郭玲; 秦英; 王国蓉; 江群; 郭琴; 高丽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