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4.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指____B____。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3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____B____。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____D____。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7.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是指_____A___。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机械化 D.农业集体化
38.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___B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十一届三中全会
3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具有创新性的的方式是____C____。 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和平赎买 D.公私合营
40.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A____。 A.过渡性 B.继承性 C.独立性 D.长期性
4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社会的性质是____A____。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4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____D____。 A.没收 B.合作 C.自愿
D.和平赎买
43.____A____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指导党内生活的基本准则。 A.民主集中制 B.少数服从多数 C.人民民主专政 D.集体领导制度
44.1956年4月,毛泽东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著作是_____B___。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45.必须坚持_____A___,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A.对外开放 B.一国两制 C.以经济为中心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46.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____C____。 A.敌我矛盾 B.对抗性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阶级矛盾
47.健全_____A___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政治保证。
A.民主集中制 B.社会主义法制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社会主义民主
48.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____A____。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B.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 C.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一总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指明了方向。
D.分清敌我的问题,对于国家内部那些反抗社会主义改造、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分子和严重犯罪分子依法治罪,剥夺他们的政治权利,强迫他们从事劳动,并在劳动中尽量使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49.毛泽东作了_____B___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
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5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___A_____。 A.人民当家作主 B.民主集中制 C.集体领导制度
D.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51.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___A____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A.经济建设 B.农业建设 C.轻工业建设 D.重工业建设
52.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_____D___。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陈云
53.体现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是____B____。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关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
54.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第一代领导人提出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_____A___,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A.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
C.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D.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
55.新中国,毛泽东提出了以____A____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 B.以农业为主导,工业为基础,以农轻重, C.以工业为主导,以轻工业为基础,以重轻农, D.以轻工业为基础,以重工业为主导,以轻重农
56.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们制定宪法,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建立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保证了_____A___的权利。
A.人民当家作主 B.工人当家作主 C.农民当家作主
D.资产阶级当家作主
57.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_____B___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58.______A__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列宁
59._____A___三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A.十一届 B.十二届 C.十三届 D.十四届
60._____D___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A.改革开放 B.四项基本原则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句话出自于_____B___。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马克思
62.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_____D__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
A.物质建设 B.文明建设 C.社会次要矛盾 D.社会主要矛盾
6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_____A___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______A__,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A.依法治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