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药剂处理马铃薯的催芽效果记载表
项目 应发芽数 实发芽数 发芽率 芽均长(cm) 烂薯数
处理 赤霉素 硫脲 对照 五、思考题
除上述几种播前处理方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措施对蔬菜种子进行处理可达到提高出苗率,减轻种传病害的发生?查阅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实验五 无性繁殖蔬菜的形态与繁殖方式
一、目的
认识几种生产上大面积栽培而以营养器官作繁殖材料的蔬菜,并且初步了解其发育形态及其特性 。 二、材料与用具
莲藕、茭白、荸荠、马铃薯、芋、山药、生姜、魔芋等植株及其无性繁殖器官。 放大镜、解剖刀、镊子 三、说明
1、藕:食用和繁殖部分是肥大的根茎(也可用种子—莲子繁殖)。作繁殖用的根茎称为种藕,一般有数节,节上着生须根和子藕。种藕的顶及侧芽均能生长成鞭状的根茎即莲鞭。莲鞭上有节,节处向下生须根,向上生叶。少数莲鞭上节上与叶并生花梗,到一定时期,莲鞭先端数节膨大成新藕,母藕侧芽形成子藕,子藕侧芽也可形成孙子藕。一般母藕有4节左右,第一节为藕头,顶芽、芽即一个副芽,最后一节为后把,中间几节为藕身,早熟品种藕身粗圆而短,中熟品种藕身长。藕、莲鞭、叶柄横切面上分布有数目相同、大小有别、相互沟通的孔道。
2、茭白:禾本科以地下茎越冬的多年水生蔬菜。地下茎为匍匐状,横生土中,先
16
蔬菜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端数节的芽,向上抽生分枝,称游茭。地上呈短缩状,部分埋入土中,其上发生分蘖。分主繁殖,一、二次分株均能孕茭,植株花茎被黑粉菌寄生和刺激后,不能正常抽苔开花,先端几节膨大形成白色嫩茎,称为“茭白”,为食用部分。一般情况下,勿需人工接种黑粉菌,但有些植株因得不到黑粉菌寄生,则抽苔开花,但茎部不膨大,称之为“雄茭”,在栽培上一般予以拔除。茭白若膨大后长时间不采收,则内部菌丝体形成黑褐色的厚膜孢子。整个茭白组织充满黑色斑点,以致全部变成黑色粉末状,称“灰茭”,不堪食用。
3、荸荠:莎草科以地下茎繁殖和越冬的多年生水生蔬菜。荸荠的球茎 是由4-5节组成的短缩茎,每一节上生有薄膜状退化叶,球茎有顶芽,每节还有侧芽。短缩茎上抽生叶状茎,伸出水面。向下生根,并向四周抽生匍伏茎,匍匐茎上的节又可生根发芽,形成一新株,到了生长后期,部分匍伏茎的顶端膨大成球茎,球茎内部为均匀的富含淀粉的薄壁组织。
4、马铃薯:食用和繁殖部分是块茎,少数用种子繁殖。块茎为短缩肥大的变态茎,由匍伏枝尖端膨大而成。上面分布有“芽眼”,呈螺旋状,排列顺序与叶在茎上序列相同,2/5叶序÷芽眼稍凹陷,其下有眉形线条,由退化叶柄的痕迹,称为“芽眉”。芽的基部发生须根称为芽眼根。每个芽眼根有三各或更多的芽,中间较大的一个为主芽,两侧的芽为副芽,主芽有萌发和生长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副芽处于抑制和潜伏的状态,当主芽受损时,副芽即萌发生长。块茎分为顶部和基部,靠近匍伏茎的一端为基部,块茎与匍伏茎的连接处为脐部,越靠近块茎顶部的芽越密,发芽能力越强;基部的芽眼比较稀少,发芽能力弱。
5、芋头:多年生单子叶草本植物,食用和繁殖部分为球茎。球茎播种后,顶芽生长形成新叶,叶柄基部着生短缩茎,最后短缩茎也逐渐膨大形成新的球茎,与种芋相连,称为母芋。从母芋的中下部(2-8节)发生第一次分蘖形成小球茎,称为子芋;子芋可发生第二次分蘖,又形成小球茎,即孙芋。球茎各节上附着棕色毛状物的鳞片;根系(肉质纤维根)密集着生在母芋和子芋的中部3-6节上,分布浅,根毛少,叶片宽大,叶柄肥大中空,质地脆弱。
6、生姜:食用和繁殖部分是地下茎,称为根茎。根茎基部节上着生须根,茎上有节和鳞片,鳞片颜色为紫色或粉红色,常作为品种命名的依据。节上着生有芽,叶披针形,叶鞘包被成假茎。种姜栽植后,从节上发生新芽,新芽不久开始膨大形成初生根茎。初生根茎继续膨大后称为母茎,与种姜相连。母姜两侧的腋芽基部膨大形成子姜,各子
17
蔬菜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姜外测又形成4-5次子姜,直到地上部枯萎方停止发生。
7、山药:食用部分为肥大的块茎,以块茎顶芽繁殖、切块法制或零余子繁殖。块茎一般分为长形种、扁形种及块状种。长形块茎任何部位均能生不定芽,任意切繁,而块状种只有顶部才能发芽,分切时应纵切使各块茎均带有顶芽。块茎表面密生须根,上部多而长,下部须根短,山药地上茎细长蔓生,达3米以上,叶互生或对生,叶片心脏形或箭形,有的品种在叶腋着生铃状块茎,即零余子(山药豆)。
8、魔芋:食用部分为块茎,主要是块茎、根状茎作为繁殖材料,少以种子繁殖,多年生。一般栽培的当年播种,当年收获。块茎扁圆形,球形等,主芽顶部优势明显,一株只生一叶,叶柄直立似茎,叶片三出分蘖呈伞状。生长前期植株主要利用种薯中的养分。 四、内容及作业
1、观察上述蔬菜繁殖材料的外部形态特征,着重观察食用部分的着生情况,并绘图说明植株各部分的名称。
2、观察马铃薯块茎的外部形态,绘图标明芽眼、芽眉、主芽、顶部及脐等各部位;纵切和横切块茎,绘图指出内部的维管束环、外髓部、芽、脐、皮层、表皮各部位。
3、观察藕的外部形态,绘图指出藕头、顶芽、叶芽、侧芽、藕节、子藕、孙藕等部分。
4、观察正常茭白和灰茭白的纵面,绘图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五、思考题
试说明藕、马铃薯、生姜等无性繁殖材料选留时 应注意哪些方面条件,既能达到优质又能降低“种子”成本?
实验六 根菜类的形态与结构观察
一、目的
了解根菜类蔬菜的外部形态特征及肉汁根的内部构造,并认识其与栽培的关系。 二、材料及用具
萝卜、胡萝卜的肉汁根实物标本及萝卜幼苗。 米尺、小刀、放大镜等。
18
蔬菜栽培学实验指导书 三、说明
(一)萝卜破肚现象
萝卜播种一月后,即真叶达到5片左右时,由轴部、根部的初生形成层开始加速分裂,进行横向和纵向生长,而皮层不能相应增大,导致皮层破裂,称为“破肚”,破肚后的皮层萎缩脱落,而由维管束鞘形成的周皮所代替,该皮层细胞中含有色素类型了萝卜的颜色。破肚是肉质根开始膨大的标志,了解此特征,在栽培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要求,以获高产。
(二)根菜类肉质根的外部形态
根菜以直根膨大而形成为肉汁根。肉汁根在外形上分根头(顶部)、根颈(轴部)、根(真根)三部分,各部分在肉质根中所占的比例依品种而异。
1、根头部:由幼苗上胚轴发育而成,是缩短的茎部,其上着生叶和芽。
2、根颈部:由幼苗下胚轴发育而成,上起根头部最后一层的着生处,下至侧根的起点,此部分一般无须根及叶。
3、真根部:由幼苗初生根肥大而成,上生侧根,通常十字花科和藜科的肉质根上生两排侧根,伞形花科的肉质根生四排侧根。
(三)根菜类肉质根的内部结构
肉质根横剖面,由外到内分别是周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在解剖学上分为三种类型。
1、萝卜类型
次生木质部特别发达,是食用的主要部分。此类型有萝卜、芜菁、芜菁甘蓝、大头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
2、胡萝卜类型
次生韧皮部特别发达,是食用的主要部分,留种时选择木质部小而次生韧皮部大的植株。
3、甜菜类型
根的内部有多层形成层,每一轮形成层能向内增长木质部、向外增长韧皮部形成维管束环,在与环与环之间充满薄壁细胞,是食用的主要部分。 四、内容及作业
1、观察萝卜的破肚现象,并绘图说明。
2、观察不同萝卜品种的外部形态、绘图指出根头、根颈和真根三部分的位置,并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