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观色 答案:B
25. 色彩的原色是指红色、( )、蓝色。
A、黑色 B、紫色 C、绿色 D、黄色 答案:D
26. 相差( )之间的色相对比为较强对比,如红与黄、橙与绿的色相对比。
A、30°~60° B、180° C、120°~150° D、20° 答案:C
27. 色彩的性质主要有:(1)色彩的冷暖对比;(2)色彩的明暗对比;(3)( );(4)色彩的纯度对比。
A、协调与对比 B、主色与附色对比 C、冷色与暖色对比 D、色彩的色相对比 答案:D
28. 中餐菜肴在造型艺术创造时,遵循着传统的( ),那就是图有其形、形必有意、意必吉祥、以善为美的宗旨。
A、指导思想 B、先进思想 C、艺术思想 D、哲学思想 答案:C
29. 菜肴的造型应以快捷、饱满、流畅为主,再辅以必要的( ),使其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从而增加菜肴的美的成分。
A、美化手法 B、特殊配料 C、原料造型 D、营养成分 答案:A
30. 材料美主要指( )之美,它是艺术造型的基础。对原料的选择
和利用,是烹调师发挥创造才能的先决条件。
A、原料形态 B、原料色泽 C、烹调技术 D、食品原料 答案:D
31. 夸张变形就是用加强的方法对物象代表性特征加以夸张,使物象更加( )。
A、特殊化 B、普遍化 C、典型化 D、大众化 答案:C
32. 盛器的花纹图案与菜肴原料形状的配合体,体现了( )的原则。 A、盛器的品种与菜肴的类别相适应 B、盛器的色彩与菜肴色彩相适合
C、盛器的形状花纹与菜肴的图形、料形相搭配 D、盛器的质地与菜肴的价格相吻合 答案:C 33. 制作一道“干烧鳜鱼”要配( )。
A、平盘 B、鱼盘 C、窝盘 D、品锅 答案:B
34. 制作一桌高档筵席,应配( )。
A、陶制器具 B、铝制器具 C、塑料餐具 D、银制餐具 答案:D
35. 传统评定中国菜肴优劣的标准是把菜肴的( )包括在内的,也就是说饮食器具是组成一个完整菜肴不可分割的部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审美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原则就是雅致与实用的统一。
A、样式 B、形状 C、重量
D、盛器 答案:D
36. 中国筵席名目繁多,种类各异,如寿宴、婚宴等。在筵席前首先应( )。
A、根据就餐对象地域设计菜单 B、根据时令的不同设计菜单
C、根据就餐对象经济水平设计菜单 D、根据筵席性质设计菜单 答案:D
37. 筵席菜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和( ),因而影响筵席的效果。
A、社交活动 B、饮食活动 C、健身活动 D、心理活动 答案:D
38. 封面是菜单的门面,( )封面的色彩要与餐厅环境色调相匹配和协调。
A、菜单 B、料单 C、账单 D、名单 答案:A
39. 在现代餐饮经营管理中,人们愈来愈认识到菜单的重要性。菜单的内容因菜单的种类不同可能有所差异。通常菜单由( )、菜品份额和价格、描述性说明、推销性信息四部分组成。
A、菜品产地 B、菜品口味 C、菜品名称 D、菜品形状 答案:C
40. 菜点创新的( )要求创新者注重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体现,设计、制作有自身地域突出特色的菜点品种。
A、时代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答案:C
41. 菜点创新应具有强烈的( ),因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饮食的追求是不同的。
A、时代性 B、民族性 C、地域性 D、社会性 答案:A
42. 快餐热是20世纪( )开始相继打入中国市场的,如肯德基、麦当劳、比萨饼、加州牛肉面等。
A、70年代 B、80年代 C、90年代 D、2000年 答案:B
43. 乡土菜点热是20世纪( )初期兴起的返璞归真的饮食潮流。乡土菜即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菜。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答案:D
44. 菜点香气刺激人的鼻腔上部嗅觉细胞引起的美感,被称为( )。
A、色美 B、嗅美 C、味美 D、触美 答案:B
45. 菜点的质、味、触、香、色、形的合理组合排列,使筵席的进食过程具有节奏感和旋律感,达到( )的境地。
A、质美 B、境美 C、序美 D、趣美 答案:C
46. 所谓“触美”即是( )作用的结果,如老、嫩、凉、热等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