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配合
学习目的与要求
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对儿童进行保育和教育的不同渠道。托儿所、幼儿园是在同龄人的集体中进行、有专门建立起来的保育和教育环境,并由专门受过训练的教师实施保育和教育。而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保育和教育环境,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家里自觉、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的保育和教育,两种形式各有所长,并相互联系。本章对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内容进行研究和阐明。
本章共两节,第一节对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意义、内容与原则进行阐述。第二节论述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形式,分别从园所的家长工作和家长的参与两个角度阐述。在园所的家长工作这一部分,首先提出园所开展家长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接着指出园所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包括:家长会、家访、家长学校、咨询活动、开放日制度、家长接待日、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等;家长参与的形式包括园所内参与、园所外参与、亲子活动等。
学习本章内容必须达到的要求是:通过本章学习,认识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重要意义,学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会引导家长参与园所教育,为更好地教育儿童服务。
考核要求
(一)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意义 1.识记: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别。
2.领会: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想互配合,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的作用,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二)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想互配合的内容
1.识记:(1)托幼园所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2)家长参与的主要内容。 2.领会:托儿所、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是教育的重要原则。 (三)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1.识记:(1)尊重家长;(2)注重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1
2.领会:相互尊重是做好配合工作的立足点 (四)托儿所、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1.识记: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工形式。 2.领会:开展家长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应用:结合实际设计某种形式的家长工作并付诸实施。 (五)家长参与
1.识记:(1)什么是家长参与;(2)家长参与的内容。 2.领会:家长参与的意义
3.应用:设计一次有家长参与的活动。
考核知识点
(一)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意义 (二)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内容 (三)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四)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 (五)家长参与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内容、形式 2.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原则 3.家长参与 难点:
园所开展家长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1.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 A )
A. 伙伴关系 B .指导与被指导关系 C.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关系 D. 行政关系2. 与托儿所幼儿园相比,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D )
2
A. 目的性 B. 计划性 C .组织性 D. 随意性 3.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是( C ) A .咨询活动 B. 家长学校 C .开放日制度 D .家长会 4. 家园联系中最快捷也是最灵活的一种方式是( B ) A. 书面联系 B.电话联系 C. 开放日制度 D. 家长学校 5. 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工作中,教师要坚持( C )的原则 A. 园所对家长的领导地位 B. 园所对家长的主导地位 C. 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 D. 家长对园所的主导地位
二、名词解释
1. 开放日制度
答:是我国托儿所、幼儿园家长工作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请家长来园所参观各种保教活动,参加运动会,
元宵灯会,节日庆祝活动等,使家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工作,看到自己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以及教师的教
育要求和方法,增加对园所工作的感性认识。 2. 家长参与
答: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和协调一致。
三、简答题
1. 简述托儿所、幼儿园、家长相互配合的原则。 答:托儿所、幼儿园、家长相互配合的原则: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
2. 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哪几方面?
答:托幼园所与家庭的差异体现在:
(1)目的性和计划性。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有明确的目标、严密的计划和组织形式,家庭教育则是结构松散的教育。
(2)教育对象。在幼儿教育中,一名教师要面队几十名儿童,幼儿的大部分活动在集体中完成的,加速了其社会化的进程。家庭内进行的是一对一的教育,儿童的个体需要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便于有针对性
地进行教育,但容易使家长的教育心态出现偏差。
(3)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在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在婴幼儿眼中是无比高大的,教师具有权威性,因而对于教师的要求更愿意接受。而在家中,家长的要求和命令很容易被亲亲情所冲淡。
3. 简述托幼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通常的错误做法。
答:托幼教师在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时通常的错误做法一般表现为: (1)有些幼儿教师和家长处于敌对状态;
(2)教师单项影响家长,没有吸收家长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
(3)园所与家长的联系只限于交流信息、缴学费、让家长提供方便等家长工作并没有使教师与家长基于共
同的责任而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使双方主动热情地合作。 4. 简述托幼园所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
答:托幼园所家长工作的主要形式有:家长会,家访,咨询活动,家长学校,开放日制度,家长接待日,家长委员会,电话联系,书面联系。 5. 简述家访的几种形式。
答:家访的几种形式是:新生家访,定期家访,情感性家访,问题儿童的重点家访。
四、论述题
4
1. 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教师,请你联系实际谈谈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答: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1)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切忌使用专业术语; (2)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3)交谈时不要谈及别的儿童; (4)谈儿童缺点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
(5)如幼儿在场,教师要注意双方谈话的内容,以免影响幼儿的自尊心以及家长的威信。 (联系实际说明略)
2. 举例说明托儿所、幼儿园、家长相互配合的原则。 答:托儿所、幼儿园、家长相互配合的原则; (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 (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 (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举例说明 )
五、应用分析题
在实际工作中,有教师认为托儿所、幼儿园是教育机构,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因而处于领导地位,认为教师是教育权威,家长是受教育者、受指责者和幼儿园命令的执行者。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以上观点。
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是伙伴关系,这种伙伴关系强调了教师与家长的平等性,肯定了家长的潜能和作用。在这个指导思想下,在园所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尊重家长,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的原则,具体地说包括(1)尊重家长和他们正确的育儿方式;(2)注重教师与家长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作用;(3)开拓家长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而案例中提及的做法不把家长看作是与教师平等的教育者,因而难以发挥家长的主体性,无法使家长主动有效地配合幼儿园工作。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