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作者:蔡雅杰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23期
摘 要:针对目前校本研修缺少实效性的问题,学校需要积极构建教师共同体,探索不同层次教师专业自我发展需求的策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体系,探索以行动研究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校本研修
要改革课堂教学,学校只能从内部发生变革。学校从内部发生变革的最大原动力就在于教师作为专家构筑起亲和与合作的共同体。推进教师共同体的创建,把学校改革中轴定位在教师作为专家培育的合作学习,把学校经营的轴心设定在校本研修上,在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得以实现的同时,也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专家成长的机会。 一、背景
(一)师资培训现状
学校教研每天都有活动,但真的有实效性吗?每周都进行集备,是否有针对性?现在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大多流于形式,一般是观摩者针对教学的改进作点评、提建议。其次是学校展示研修成果并印刷成册,教师们会认真阅读吗?如此无所谓的心境之中,这样的研究意义有多大呢?这些现实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
学习共同体是以共同发展为愿景,以获得共同进步为目标,由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团队构成的教育教学研究小组。共同体内成员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在共同进步的同时,实现每个教师最大限度的发展。构筑学习共同体的校本研修研讨的对象不是放在应当如何教的问题上,而是基于课堂的事实——儿童学习的成功之处何在?失败之处何在?教师研讨的目的不是“露一手”,而在于学习关系的创造与优质学习的实现。正是这种省察的缜密性、准确性与丰富性,奠定了创造性教学的基础。 (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變革的实施者,而教师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在教师共同体建设中,由于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师为本、尊重差异、合作研究、共同进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共同体建设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的。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