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实习地点 1.参观现代工业生产的先进仪器设备及生产流水线,了解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基本生产流程及相关设备及技术资料、相关安全知识。 2.熟悉经典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对化工产品制造技术的认识;加深化学在工业各实习目的 领域应用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对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不甚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做出正确处理。 3.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实习内容: 一:公司概况 二:实习内容 在车间师傅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了解了各个工段的设备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了解化工生产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弄清主要工艺参数确定的理论依据,了解生产中的技术革新措施,并注意新技术发展趋势,接受安全与劳动纪律教育,增强安全生产集体观念;学习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对生产的高度责任感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重点了解主要机器和设备的类型、结构、作用原理,以及它们在生产流程的最用地位。 三:实习要求 (一)准备工作 由工厂的资深工程师为我们做了工厂劳动保护、安全技术、放火、防爆、防毒以及保密等内容的安全生产教育。 此化工厂的生产为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高危企业。原料化肥生产中的氨气、CO属有毒气体,H2易燃易爆,液氨有毒,若不做好有效地安全防范工作,很容易发生事故。 1、注注意着装,不能披散长发,不能戴首饰,不穿高跟鞋。 welcome 精品
2、严禁碰阀门,仪表,按钮。 3、班前4小时内禁止饮酒,工作中禁止吸烟。 4、注意环保,保持工厂的环境卫生。 5、分批进入车间,不要妨碍正常生产操作。 6、出现事故迅速撤离至下风处。 (二)工艺流程概括 了解主要生产车间(工段)的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工艺操作条件做扼要分析,弄清主线流程中机器设备的作用。 总厂框图: 四 实习内容 (一)合成氨概述 合成氨工业诞生于本世纪初,其规模不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目前大型氨厂的产量占世界合成氨总产量的80%以上。氨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除液氨可直接作为肥料外,农业上使用的氮肥,例如尿素、硝酸铵、磷酸铵、氯化铵以及各种含氮复合肥,都是以氨为原料的。合成氨是大宗化工产品之一,世界每年合成氨产量已达到1亿吨以上,其中约有80%的氨用来生产化学肥料,20%作为其它化工产品的原料。 德国化学家哈伯1909年提出了工业氨合成方法,即“循环法”,这是目前工业普遍采用的直接合成法。反应过程中为解决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问题,将氨产品从合成反应后的气体中分离出来,未反welcome 精品
应气和新鲜氢氮气混合重新参与合成反应。合成氨反应式如下: N2+3H2=2NH3 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分为固体原料、液体原料和气体原料。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合成氨技术趋于成熟,形成了一大批各有特色的工艺流程,但都是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原料气制备过程、净化过程以及氨合成过程。 (一)各工段流程 1造气车间 1.1造气工段 工艺流程说明: 采用间歇式固定常压气化法,即在煤气发生炉内,以无烟煤块或者焦炭为原料,并保持一定的炭层,在高压下,交替的吹入空气和蒸汽,使煤气化,以制取合格的半水煤气。经过除尘、热量回用降温后送入汽柜。自上一次开始送风至下一次送分为止,称为一个工作循环,每个循环分吹风、上吹、下吹、二次上吹和吹净五个部分。 工艺流程:吹风阶段,回收阶段,上次制气,下次制气,二次上吹 吹风阶段:空气→煤气发生炉→除尘器蒸汽过滤器→废热锅炉→烟囱放空 回收阶段:空气→煤气发生炉→除尘器蒸汽过滤器→废热锅炉→洗气塔→气柜 上吹制气阶段:蒸汽顶进→煤气发生炉→废热锅炉→洗气塔→气柜 二次上吹阶段:蒸汽→煤气发生炉→除尘器蒸汽过滤器→废热锅炉→洗气塔→气柜 半水煤气成分(工艺指标): welcome 精品
CO2: ≤8% O2:≤0.5% CO+H2:≥68% 合成循环气H2/N2 2.4-3.1 气体温度:煤气炉顶出口温度≤380℃ 煤气炉底出口温度150-280℃ 气体入口煤气温度≤45℃ 氢氮比的调节是造气工序的一重要操作 半水煤气质量→氢氮比是否稳定 根据氨的合成反应,氢氮比控制在3:1左右,一般按照循环空气中氢含量的高低进行调节 2碳化车间 整个工厂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产品的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这个岗位的工作成绩。碳化车间也包括很多岗位:吸收岗位、一次脱硫岗位、离心岗位、二次脱硫岗位、提氢岗位、碳化包装岗位。 2.1吸收岗位 吸收岗位的任务是利用稀氨水和母液吸收来自合成、铜洗岗位的气氨,制得合格的浓氨水供碳化使用。 反应原理及方程式: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采用离心分离出来的母液和稀氨水(来自回收塔)吸收氨,这样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CO2和NH3,并有不少的碳酸氢铵存在。 所以水与NH3生成NH3·H2O的同时有部分NH3·H2O与NH4HCO3反应生成碳酸铵和水。 NH3·H2O+NH4HCO3=(NH3)2CO3+H2O+Q 氨与水的反应是体积缩小的可逆放热反应,增加压力和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也有利于氨的溶解。 用母液和稀氨水吸收氨制备浓氨水时,由于溶液中的碳酸氢铵与NH3·H2O反应,生成碳酸铵,使NH3与水的反应向生成NH3·H2O的方向进行,促进了氨的吸收反应,同时,由于溶液中已有CO2存在,welcom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