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民办教育专项资金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项目
申请书
项目申请书目录
一、项目立项文本 二、项目支出预算表 三、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书填写说明
1.“项目申请书”是广东省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申请材料时所使用的标准格式,由申请学校组织填制,并附电子材料。
2.“项目申请书”由项目立项文本、项目支出预算表和项目可行性报告三部分组成。
3.“项目名称”按项目类型表述。 4.“申请学校”填写单位全称。
5.“项目负责人”填写项目单位直接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责任人。
6.“项目类型”、“项目属性”,在所选的选项“□”中划“√”。 7.“新立项目”是指向省教育厅新申请的项目。
8.“延续项目”是指以前年度已实施或部分实施,现需继续进行的项目。
9.项目支出预算表按国家指导价格或市场一般价格测算填报。
10.《项目可行性报告》由申请学校撰写(约2000字)。
2 / 24
一、项目立项文本
学校名称 详细地址 占地面积(亩)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学 专业数(个) 校 近两年平均就业率基 (%) 本 实验、实训自开率(%) 情 况 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 民办南华工商学院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113号 1103 10057 49 98 98 学校类别 邮政编码 教职工总数(人) 其中:专任教师 兼职教师 高级职称专任教师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 10880.5 3120 7760.5 其他收入 2151 项目投资总额(万元) 申 请 项目类型 ■重点专业 项 目 基 本 情 ■新增项目 况 项目属性 □延续项目 其中:申请省级财政拨款 行业企业投入 学校自筹资金 项目负责人 电话 手机 电子邮箱 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比例 43 360万元 120万元 60万元 180万元 杨鹏强 28867304 13533714921 13533714921@163.com 国有民办 510507 533 397 58 96 182 其中:专用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现有房屋建筑总值(万元) 收入合计 10029 学费收入 7879 地方财政投入 0 3 / 24
报关与国际货运省重点专业立项申报网址:http://210.38.120.206:8000/bg/index.asp 一、总体建设目标 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有突破。结合2014年第二批广东省省级高职教育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契机,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建设成省内民办高职院校的名牌专业。 二、具体建设目标 (一)课程建设目标 结合本专业发展目标要求,在现有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同时带动其他主干专业课程的建设。争取用两年时间达到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标准,并创造设条件争创国家级精品课程。与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开发1-2门具有一定现代高职教育特色目的校本课程。 标 (二)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培养专兼结构合理的“双师”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力求打造一支在民办高职院校内有一定影响、具有省级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 (三)实践教学建设目标 建成能全方位模拟企业报关与国际货运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工作部门及岗位设置,提供仿真的教学环境的校内实训室;拓展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深度合作,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派学生小分队到报关与国际货运行业进行顶岗实习,邀请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业务的企业主管及业务骨干到校传授行业经验,建立校内外现代化师徒制。 一、课程建设内容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 建设了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高职本科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特色鲜明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有6门工学结合、高职本科衔接、体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优质核心课程及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其中《国际货运代理实操》为学院精品建设课程、《报关实务》、《国际货运代理实务》、《商品归类基础》、《关税实务》和《物建设流信息系统》为学院重点课程。在现有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将《物流信息系统》作为内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将《报关实务》、《商品归类基础》作为网络课程建设重点,同时容 带动《航空物流实务》、《国际危险品物流实务》等主干专业课程的建设。 (二)教材建设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和发展要求,必须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重,原有报关与国际货运本科和高等专科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因此,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性与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重新编写,并充实教学参考资料和案例教学资料。 4 / 24
2009年由专业负责人杨鹏强副教授策划,与中国海关出版社合作开发一套以仿真工作环境为导向的创新教材“实用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系列创新教材共计11本,面向全国发行。该套教材由杨鹏强副教授制定了教材编写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编写和出版。该系列教材的出版和再版弥补我国报关专业教材的空白。作为国内首批自主开发的高等职业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系列教材,这些教材在同行中产生了重要影响,现已经被二十几所高职院校采用,累计销售达到近10万册,而且还在逐年增长,得到业界的认可和好评。2014年以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为核心专业组建国际物流服务专业群,在南华现代物流中心主任李齐教授的指导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企业联合编写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9本,由专业群的教研团队协同行业专家主编或参编全部教材,目前已完成其中4本,余下5本在专业建设期间的明后年完成。系列教材整合专业教学文件、专业教学资料、试题库、教学档案等资源,引进国内外相关行业资源,增加信息深度和广度,通过建立配套的课程网站,实现与相关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为适应市场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要求,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发挥教研室活动的作用,确实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作为主要议题。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咨询、到兄弟院校交流,取长补短。组织专门的教学方法研讨会,引导老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撰写教学方法方面的理论文章,进行交流,评选出优秀论文加以奖励。 课堂教学结合不同内容,采用多种灵活方式,并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建设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 内容 二、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根据国际物流服务专业群招生规模(以近三年在校生1000人计算),按评估指标“生师比”18:1的理想要求,结合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所需教师共58名,扣除公共课教师16名,在现在已经有了32名专兼职教师的基础上,未来三年还需陆续引进有企业实践经验、高水准的专兼职教师10名;并且校内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达到1:1的比例,以使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能满足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教学的需要。力求三年打造一支有一定影响、具有省级水 5 / 2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