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8 16:04: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至于说一生都是遇到恶缘,使他造恶多端,不晓得有因果报应,不晓得去行善积德,到了临终病苦躺在床上,才遇到有缘的人请善知识来给他讲「有因果报应、作善而为人、作恶会堕落地狱」,他才恐慌起来,才开始寻求解脱之道。这个善知识再告诉他说:「你罪业那么重,不是随便就能解脱的。在所有法门当中,只有这个法门,就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才能解脱。」那么这个人可以说再也没有其他方便了,只有领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何况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所有法门当中最快速、最殊胜,下手容易又成功高超。他当下信受,当下称念,当下命终,就往生极乐世界了。那么,他就是乃至十念、乃至五念、乃至一念而已。 这就是「乃至十念」的含义。

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佛,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一旦往生极乐世界,便免除了三界六道的轮回;没有轮回,在极乐世界又是无量寿,一生补处,所以能够快速地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第一个证明——第十八愿。

缘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成佛 第二个证明就是第十一愿: 设我得佛,

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 不取正觉。

依靠第十一愿弥陀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在这里已经是「住正定聚」,所以到极乐世界「必至灭度」,也就必定成佛,没有回转的灾难,所以很快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怎么说没有回转的灾难呢?如果靠自力修行的话,从离开娑婆世界,到初地的果位,要一个大劫。从初地到七地又要经过一个大劫,这样就要两个大劫了。如果在七地不再前进的话,就会退堕下来。由于有阿弥陀佛的力量,住正定聚,到极乐世界入灭度,也就得涅槃,悟无生法忍成佛,所以超越。没有经过初地、二地、七地,当然也就没有退转的危险,所谓「无诸回复之难」。

缘第二十二愿,横超诸地度众生

第三个证明就是第二十二愿。往生极乐世界,依阿弥陀佛第二十二愿来讲,都是: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这两句话的含义就是:纯正的净土法门是个横超的法门,不是竖出的法门;是依靠阿弥陀佛力量的法门,不是依靠我们自己力量的法门。 如果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必须自己破见惑、思惑,「初信」然后到达「十信」;又从「十信」进入「十住」;「十住」完了「十行」;「十行」完了「十回向」;「十回向」又进入「十地」;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爬升。 可是我们净土法门是横超的,超越这五十一个阶位。所以二十二愿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超越一般的,一地、二地……的修行。

「现前修习普贤之德」:「普贤之德」就是救度众生的行为。 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下四十八大愿,其中第二十二愿就是:「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往生的当下就超越了五十一个阶位——也就是超越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阶位,而到达妙觉的阶位。」所以说「超出常伦诸地之行」。

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祂的力量显现在哪里?显现在第二十二愿。

昙鸾祖师在这里引用三愿:十八、十一、二十二愿,来证明「易行道」是个快速成佛的法门。 (三)名号功能,破疑满愿

《往生论注》还有一个扼要的地方,就是下卷开头的「赞叹门」,举出修行的现象,有「如实修行」、有「不如实修行」。

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然有称名忆念,而无明犹在,而不满所愿者,何者?由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故也。

云何为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谓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刚刚讲,净土法门「非修不修」——不是讲修行的,讲称名。称名,比一般修行,既容易又超越。

昙鸾祖师在这里说: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能够满足我们的愿望。但是有一种人,现在已经在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是,无明并没有破除,他的愿望也没有达成,这是什么原因呢?昙鸾祖师在这里就有解说。 我们先来解释「无明」跟「满愿」。

「无明」,有「总」和「别」两种:总即是「痴无明」,别即是「疑无明」。

「痴无明」就是贪瞋痴等各种烦恼,这个叫做无明。一切的无明都涵盖在「痴无明」里面。

「疑无明」是指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叫做「疑无明」。 总而言之就是贪瞋痴的一切无明,别而言之就是「疑无明」。 那么,只要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破除的话,也就是只要信受弥陀救度的话,即使贪瞋痴无明还存在,也没有妨碍。因为往生到极乐世界,贪瞋痴一定断。

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能够破除我们的无明是最先破除我们的「疑无明」。只要「疑无明」一破,贪瞋痴烦恼不破,到时候一定破,所以先破「疑无明」,而且,主要破的就是「疑无明」。

以净土法门来讲,严重的无明不是贪瞋痴,而是疑。因为我们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使我们继续在这三界六道里面造罪业、受苦报;有了轮回,就免不了五逆十恶、弱肉强食。这样讲起来,岂不是怀疑阿弥陀佛的这个「疑无明」的罪业,比杀人放火、五逆谤法的罪业还重?

搜索更多关于: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 的文档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82f7i6m902tja2ir8m_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