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酶失活而无法生存。
2.消毒与灭菌的辨析 项目 条件 结果 常用方法 煮沸消毒法 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巴氏消毒法 化学药剂 消毒法 灼烧灭菌法 灭菌 强烈的理化因素 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干热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 3.细菌的两种分离方法的比较 项目 工具 划线分离法 接种环 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原理 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即菌落 特点 目的 方法简单,但不适宜计数 涂布分离法 玻璃刮刀 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菌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单菌落更易分开,但操作复杂 应用范围 日常用品 不耐高温的液体 用酒精擦拭双手,用氯气消毒水源 接种工具 玻璃器皿、金属工具 培养基及容器 消毒 使培养基上形成单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体——菌落 [题组冲关] 1.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在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的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选D。高压灭菌结束后应自然冷却,等灭菌锅压力与大气压相同时打开锅盖,A
项错误;倒平板时,不能将皿盖放在一边,B项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应冷却后挑取菌落,C项错误;标记培养皿中的菌落时,记号笔应标记在皿底上,D项正确。
2.(2020·宁波模拟)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涂布分离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划线分离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表示的是用涂布分离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__的利用率。
解析:(1)在涂布接种前,随机选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不能留有杂菌。(2)用划线分离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从上一次划线末端开始划线,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3)涂布分离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应为图B。(4)振荡可以使细菌分散,更有利于细菌利用培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并且可以使培养液中的溶解氧增多。
答案:(1)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2)灼烧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 (4)溶解氧 营养物质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1.大肠杆菌
(1)特性: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代谢类型)的肠道杆菌,在肠道中一般对人无害,但若进入人的泌尿系统,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2)用途:是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实验
(1)实验内容:将大肠杆菌扩大培养和划线分离,即用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大肠杆菌,培养后再在LB固体平面培养基上划线进行分离,随后培养基上就会形成一个个单独的菌落。
(2)实验步骤 培养基灭菌 ↓ 倒平板 50 mL LB液体培养基和50 mL LB固体培养基及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 将培养基分别倒至4个灭菌后的培养皿中,水平放置,使之形成平面 在装有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接种大肠杆菌,培养12 h ↓ 接种 ↓ 划线分离 ↓ 培养观察 用接种环在接种有大肠杆菌的三角瓶中蘸菌液一次,在固体培养基的平板上连续划线,盖好培养皿 培养皿倒置(盖在下面),放在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24 h后,可看到划线的末端出现不连续的单个菌落 (3)大肠杆菌分离的用途: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
[基础诊断]
(1)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既能进行需氧呼吸又能进行厌氧呼吸(×)
(2)利用LB液体培养基和LB固体培养基分别进行分离培养和扩大培养微生物(×) (3)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杂菌污染的通用方法,也是筛选高表达菌株的简便方法(√) (4)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有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5)划线分离法的原理是利用接种环挑去一个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得到单菌落(×)
(6)划线分离操作简便,但涂布分离更容易得到单菌落(√) (7)高压蒸汽灭菌法是进行各种无菌操作都需要进行的灭菌方法(×) (8)划线分离时,接种环只蘸取一次菌液,每次划线前均需灼烧接种环(√) (9)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和分离培养需要将培养基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
1.菌液划线分离的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