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份 1 5.8 8. 1 2 6. 5 8.7 3 7.5 9.6 4 & 5 5 9.4 6 9.6 11.2 7 10.2 10.2 8 9.9 9.5 9 & 7 8.9 10 7.6 & 8 11 6. 3 8. 1 12 5.8 &0 ① ② (1)
10. 5 10. 7 简述图中海峡的地理意义。(6分)
(2) 简述甲图中断层南、北两侧的主要地形类型,并分析该断层的成因。(8分)
斷tt?⑶比较甲图屮①②两城市冬季日照时数的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城层巾(4)瓦徳地区种植了大量的椰枣树,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椰枣树的生长习性。 (6分)
IIUIH
【解析】第(1)题,图示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欧洲和非洲分界线,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门 户。第(2)人
32° 题,南侧等高线分布较稀疏且数值相对小(海拔大于500 m的为高原、200?500 m 为丘陵),北侧等高线分
布佼密集且数值相对大。断层的成因结合板块运动(该地位于亚欧板 块与非洲板块交界附近)。笫(3)题,分析日照条件主要从纬度、天气状况、昼长、海拔等因 素分析。注意只分析冬季。第(4)题,注意结合图示
甲
洋
相应信息:气温高、降水少(多沙漠)、 盐碱,分析可推断出作物耐热、耐旱、耐盐碱。 【答案】(1)欧洲和非洲分界线;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2) 断层南侧以高原、丘陵为主,北侧以山地为主。位于板块交界处,岩层多挤压、断裂, 并产生位移。 (3) 冬季①地比②地日照时数少。
原因:①地较②地更靠近沿海,且处于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影响更强,阴雨天气更多;①地 比②地纬度高,
乙
冬季昼长更短;①地比②地海拔低,口出较晚。
(4) 当地总体年均温较高,说明其耐炎热;当地年降水量少(周边多沙漠分布),说明其耐干 旱;当地有大量盐沼分布,说明其耐盐碱。
13. (2016 ?兖州模拟)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6分)
图甲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图乙是其区域简图。
20*
(1) 读图甲,描述回归线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10分) (2) 分析图乙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10分)
(3) 图乙屮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试分析其成因。(6分)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判断回归线附近的降水分布特征,大致从东向西递减,主要从风向' 地形和 洋流等因素分析。第(2)题,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M位于南非高原。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这里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帯高气压帯交替控制。夏季(1月)受东南信冈影响,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 丰富,为溟季;冬季(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为干季,为热带草原气候。第 (3)题,读團乙,可以看到,大陆西侧海域有寒流经过,寒流形成主要是受宫岸风影响,表层海水被吹走, 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的上升流水温比周围海区水温低,所以叫寒流。底层海水上泛过程中将底层的营养 盐类带到表层,使鱼类饲料丰富,形成犬渔场。从图中可以看到,乙團的南部有寒暧流交汇,使海水发生 扰动,底层营养盐类上泛,鱼类饵料丰富,形成犬渔场。
【答案】(1)大致从东岸向西岸逐渐减少。湿润的东南信风给东岸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 升,降水多;向西则信风越来越干燥;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
(2) 热带草原气候。夏季(1月)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丰富,为湿季;冬季(7月)受副 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为干季。 (3) 北部:离岸风,上升流。南部:寒暖流交汇。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海峡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地屮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 率,单位:%)O
厂50,冬雨率等值线 海洋
⑴写出图中海峡的名称,A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为
(2) A海峡附近区域所处的自然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 当亚欧大陆受髙压控制时,一艘市上海驶往伦敦的轮船,途经A海峡时风高浪急,而 经过B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 根据材料二分析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并说明原因。 (5) 从气候角度分析地中海沿岸发展水果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 第(1)题,考查空间定位能力,根据经纬度及海峡轮廓判断A、B分别为直布罗陀 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第(2)题,根据上一题的结果进一步判断A海峡附近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 为 地 中 海 气 候, 进 而 得 岀 对 应的自然带类型。第(3)题,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即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地区受西风影响,风高浪急;而
2六甲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风平浪静。第(4)题,揃述分布规律,依赖于对图中等值线信息的判读。第
(5) 题,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包括气温高低、温差、光照以及降水等方面,而水果种植业强调光照和温差对有 机
质积累的影响。
【答案】(1)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3) 冬季A海峡受西风影响,B海峡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4) 规律:自西北向东南冬雨率递增。原因:西北部纬度较高,距大西洋较近,受西风影响 时间长,降水季节分配相对较均匀;东南部纬度较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长,距大 西洋较远,受其彫响小,降水集屮分布在冬季。
(5) 地屮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炎热干燥、tl照充足,有利于糖分的
积累。
<
M . ........... ■
V
llllllilllll
n K n x n a > ?
W ■
15.
图9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10分别是①②两地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 说明①②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6分)
(2) 对比M、P两区域河流(水文、水系)特征主要差异,并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8分) (3) 分析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港口运输比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更为发达的原因。(10分)
【答案】(1)①②地夏季降水集中(2分)。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 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②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在东 南风影响下风从海洋上带来大塑水汽产生降水(4分)。
(2) M处比P处流速慢;河流流程长(2分)。原因:P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落差大,流速快;(3分)乙处平原面积狭小,缺少长河发育的空间。(3分)
(3) 东南部沿海没有大量珊瑚礁,有利于发展航运(3分);东南部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 (3分);交通便利,腹地广阔(2分);(殖民者到达最早)开发时间早,发展历史悠久(2 分)。
【解析】第(D題,①②两地都是季风影响的地区,①地冬季(了月)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澳 大利图例\山地 JC河流;■瑚磴 ?首都。城市
亚大陆上形成冷高压的影响形成由陆地吹响海洋的东南季风,隆水少,形成干季;夏季亚洲吹来的东 北季风图9 图】0 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湿季,因此形成干溟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 水集中。②地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冬(西北季风)夏(东南季风〉季风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东南季风从海洋吹响陆地降水多。
第(2)题,据图9 M、P两区域河流分别位于大分水岭两侧,东侧P区域的河流属山地型河流,该区域降 水丰
富,且大分水岭紧逼东海岸,因此河流流程短,水流急。西侧M区域河流属平原型河流,该区域隆水 少,因此河流因此河流流程长,水流缓慢。
第(3)題,港口区位包括:航道条件、停泊条件、筑淹条件、经济腹地、依托城市、交通条件等。据團东 北有大堡礁群航道条件较差,东南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幵发历史悠久,城市规模大。利于港 口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