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举例六忌
一忌知识错误
知识错误,指举例时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籍贯等细节方面的错误。我们知道文章的生命力在于真实,凭借张冠李戴、添枝加叶的论据,道听途说或“想当然”的材料是难以服人的。此类错误一旦出现,必然使人对论据的真实度产生怀疑,从而必然影响对作文分数的评判。以下便是知识错误的特例: 1、尽管司马迁遭受各种宫刑,但他一次次忍受痛苦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伟大的历史巨著《史记》。 2、居里夫人发明了鱼镭,她的愿望实现了
3、在桃花源过着田园生活的陶渊明写下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 4、如果没有苹果砸在爱因斯坦的头上也不会有著名的“万有引力”的发现。 5、因此项王总想找个机会把西楚霸王刘邦除掉。 上面1、2例对“宫刑”“镭”概念不清;3、4、5张冠李戴。(“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除了学生在作文时粗心外,主要是积累不足、知识掌握不准确。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错因,有的放矢地加以训练,从而预防此类低级错误的出现。 二忌陈旧僵化
“陈旧”指事例本身。就事例本身来讲,陈旧乏味就不利于中心的表达,甚至会削弱中心的表达,而新颖、妥贴的事例使主题不同凡响,令人耳目一新。但由于素材贫乏,选择的余地小,有些学生在作文中临时抱佛脚。有的考生的作文思维僵化,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如某年高考作文不少考生都是写小时候家长离异,父亲或母亲再婚,自己就有了后妈或后爹,而后妈(后爹)对自己很不好,比如不给自己买新衣服穿,偏爱亲生的孩子等。而这类作文的结局也通常是两种:近一半的考生写后妈(后爹)给自己造成了不幸的童年,还有一半考生写后来误解消除,原来后妈(后爹)也是好人等等。这样的文章在08年高考中也有不少。写身残志坚必称史铁生,写勤奋必举陈景润,俗不可耐,使人如吞咽陈谷。
“僵化”指运用事例的角度。虽然在材料的运用上我们要避熟避俗,但如果我们能把一个既熟又俗的例子挖掘出新鲜的意味来,便会使材料浴火重生。那末,这一例子同样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所以,作文时从材料中挖掘出一般人没有看到的内涵和哲理尤为重要。2006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人与路》运用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事例,但是他将唐僧三徒弟的作为,理解为玄奘精神的三个侧面:悟空——勇敢,八戒——坚持,沙僧——隐忍。从而揭示取经人的精神光彩,激励人们用这种精神踏上中国文化复兴之路。《特色是成功的催化剂 》(上海) “又如英国十六、七世纪的著名画家乔治·摩兰,他的油画作品起初被当做贡品运往中国的时候,人们以为远看还行,可近看一无是处,只看得见一片片的颜料。正是因为这种特色,他的油画作品还是渐渐别国人所接受了,甚至以有他的作品收藏为荣。”这种推陈出新的、化腐朽为神奇的高超手段,是每一个追求举例出新的人应该学习的。今年上海《独一无二》“且说最近红爆一时的小沈阳,大家都被他的搞笑天赋所吸引。小沈阳却实在是别出心裁,独树新枝,但是小沈阳可有一,却不可有二。有一,可谓之新潮,有二,有三则不然,不仅大大削减了其新意,还大大降低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这可就不讨好了。因此,无论怎样,我们的社会都需要“板桥体”,需要注入新的活力,更丰富的元素,就像字体一样。” 湖南《踮起脚尖》“朱镕基总理说“买100口棺材,99口送给贪官,一口留给自己”,他的伟大,我们绝不会让历史的尘埃将其抹去,而下一个,下一个,踮起脚尖行走的人,你在哪里?我们都在呼唤你,你决定出来了吗?” “正如克林顿踮起脚尖与偶像肯尼迪亲密握手之后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在日记本中写下“我希望长大以后成为总统”的豪言壮语,少年意气,他们敢于踮起脚尖,他们最终也在回望,瞻仰中成就了自己极富意义的一生。” 三忌繁琐冗长
高考阅卷中对议论文中议论文字和记叙文字的比例有严格的要求,规定议论文字不得少于三分之二。这就要求考生用例一定要简短,莫要过细、过详,只要能证明论点即可。可是很多学生总是前面用一个故事演绎题目,然后在结尾象征性发点议论,这种安排事例的方式是议论写作的大忌;有的虽然采用几个例子,但繁琐啰嗦,喧宾夺主,真正深入本质的议论却贫乏苍白。我认为事例的安排应是关键例子适当详些,其他例子可以用排比方式罗列。这样既能显示论据的充分,又能使议论文字的比例增加,有利于深入本质
的分析,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忌不够典型
用来充当论据的事例一定要典型。所谓典型,是指在与论点有证明关系的“这一类”中比较突出、有个性,能够揭示事物本质,因而具有代表性,在证明论点的功能上也具有“以一当十”的说服力。这是议论文对材料的基本要求。观点要立住脚,如果没有典型事例作支柱很难使人信服。但学生由于生活面窄、阅历浅、阅读量小、拥有材料有限,作文事例贫乏,找不到恰当典型的例子,于是将身边的或道听途说的事情当作论据,动辄“我的同学”我的邻居”等等,这是很忌讳的写法。
2006年河南考生写的《找准人生的坐标》在选材上运用了德国前总理勃兰特,日本前首相小泉,台湾政要陈水扁、连战、宋楚瑜等例子,也有2 005年感动中国的人物王顺友、从飞的事迹,由于富于典型性,正反对比中证明了“找了正义的坐标,会被世人铭记;找了罪恶的座标,会被世人唾弃”的观点。由此可见精彩典型的材料的确是作文制胜的法宝。 五忌时空倒置
议论文在材料运用上,要考虑材料的时间和空间因素,恰当地排列材料。材料的排列方式一般是“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同一时代的事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如有一篇《逆境造就强者》的文章,事例排列方式如下:司马迁——史铁生——林肯——霍金。这样的排列方式非常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认识规律,否则会给人一种思维混乱、时空倒置之感。
请看下面一段文字:正如唐太宗以魏徴为肱股,广纳谏言,成就了“贞观之治”;刘备三顾茅庐重用孔明,成就了“‘三国鼎立’有其一”的局面;周文王屈尊任用姜太公,终于灭商兴周开一代基业。显然此段文字在时间的安排上倒置了。《在追求自我价值中成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有忠心,却报国无门,而他的肝胆却永照青史,在那个浑浊的世界中,他感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他是那个时代的先驱者,不愿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他怀石怒沉汨罗。??
在他心里,国最重,家最轻,五年回归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事业,他是先行者。他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梯,留给后来者攀登;“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千年的悲歌,或许吹干了易水,但却吹不散这位民族英雄的英魂。荆轲——这个刺秦路上的英雄,他直率、忠贞的个性让他选择了永不回头。??
2006年河南满分作文《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为了证明“找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枝头,生命才能达到极致”的观点,先后引用了孔子——卓别林——比尔?盖茨的例子。事例的排列符合“由古到今”或“由中到外”的原则。这恐怕也是此篇作文之所以能得满分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六忌逆情背理
有些论据单独来看并没有什麽不妥,甚至认为是很恰当的,但是细致推敲却不符合国情或民族习惯,与读者容易产生心灵上的抵触,难以产生道义上的力量。这种论据的运用往往有负面影响,其错误的导向还可能造成读者的思想混乱。
比如,作以“爱国”为主题的文章,有人引用中东战争时当选世界小姐的以色列美女的故事。她谢绝留美,毅然回国,使以色列军心大振,只用七天就消灭了阿拉伯军队。我们知道,中国的一贯立场是反对犹太复国主义,声援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的,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引用这一例子难免使懂得有关历史的人产生不舒服感。还有一篇作文题目是《后生可畏》。内容是郑板桥与其师面对漂浮的女尸吟诗的故事。以其师诗太主观,有失真实,郑诗用词贴切的对比证明“后生可畏”的主题。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想,略有人性的人面对此情谁能漠然置之从容赋诗,煞有介事地去计较是“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准确,还是“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贴切呢。如果真用此例也只能将此作“性恶论”的佐证。
逆情背理的论据是读者所难以接受的,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这也是高考中为秦桧等为人不齿者平反难获高分的原因。
一、考点聚焦、
命题作文一直是中考作文考查长久不衰的一种命题形式,要写好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认真读题、审题,尽管如今的中考作文审题 难度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要审题,审题先要读题,读题的过程就是思索、理解文题的过程。审题,包括审内容、审形式,要看清楚题目以下所附的所有具体要 求,如允许的体裁、人称、篇幅等。其次,要从整体上构建文章,即搭好的文章的框架。中考作文的写作内容,无外乎\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社会\这几 个方面,看到文题后要迅速确定写作内容。切忌构思尚未成熟便匆匆下笔。第三,要确定文体。淡化文体是中考作文的要求,但一经确定文体,则要体现该文体的特 点,确定文体要根据考生自身的写作优势。切不可冒然选择自己平时不拿手的体裁,以防半途而废。第四,要写出新意,在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要力争选择那些 与众不同的题材,写出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在结构上也力求富有新意。第五,注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否则,会给阅卷老师不好的印象而影响作文得 分。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常常采用半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类作文题给考生留下了较为广阔的写作空间,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命题人只命题目的一半或大半,考生必须按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这样的作文命题形式我们叫半命题作文。其明显的标志是题目中留有 空缺(一般用“______”来表示)。近年来各地中考作文的排行榜上,话题作文无疑独占鳌头、春风得意,但命题、半命题、给材料等作文命题形式依然占有 一席之地。2005年南宁市中考的作文就是半命题作文(“青春因_____而精彩”)。
写半命题作文,创新的突破点在补全题目上。谨慎于前,方能潇洒于后。只有在补题上煞费苦心,才有望一挥而就,写出情文并茂的考场作文。
补题之前,一定要反复琢磨已命的半个题目的含义,它往往对我们对作文的选材、主题、文体等有所限制。读懂了这半个题,我们才好结合自己的生 活经历、知识积累、写作特长将题目补成一个自己有话可说且能说好的题目。比如“我真想得到______”这一文题,题眼是“真想得到”,言下之意,就是眼 下“我”还没有得到的,但“我”迫切渴望得到,你补写的词语(“得到”的宾语),必须符合这一特点。读懂了“半命题”,我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自己最 有话可说的内容来补全题目,比如,你可填上“老师的信任”、“父母的理解”、“同学的友谊”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可填入“一本书”、“一架钢琴”、“一支 精美的钢笔”、“一条黄纱巾”等具体的物质方面的内容。
补题所应追求的目标是:补自己最熟悉的半题,补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半题,补自己最记忆犹新的半题,补自己最能写出新意的半题。以“永远的 ____”这一文题为例,有位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太好的同学,他无法忘记一台凝聚着父爱和师爱的随声听,于是写出了一篇真挚动人的《永远的随声听》。作家梅 子涵不能忘怀读中学时给过自己关照的三位老师,于是写出了一篇题为《永远的细节》的散文,表达了对几位老师深深感激。你的记忆中,有没有难忘的“永远的一 课”?有没有催人泪下的“的父爱”?有没有浮雕般的“永远的一幕”?若有,不妨将这“永远的……”永远定格下来,那一定会是一篇特别棒的作文!有位同学写 过一篇题为《永远的麦考利夫》的作文,作者选取了一个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人物――勇敢的女教师麦考利夫,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与之有共同精神的 一连串融合,从而讴歌了他们非凡的勇气,选材独特,联想丰富,感情激越,颇富有新意。
二、例题评点
例1 、题目:请以“你很重要”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成长路上,总有对我们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事、物。“你”可以是父母、师长、同学;可以是一本书、一句话。“你”也许是一次摔跤、一次哭泣,也许是……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字迹清楚,600字以上;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解析:本作文题目题材十分广泛。根据“提示”,“你”可以是人,是事,是物。如果是人,可以是父母、师长和同学,也可以是邻居、朋友、亲 戚,活着的、故去了的,中国的、外国的,现代的、古代的,生活中的真人,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相识的、不相识的一切人;如果是事、是物,可以 是一本书,一张报,一次摔跤,一次哭泣,当然也可以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个梦幻,一个机会,一场考试,一次出游,一次住院等等。要写好这篇作文,关键 是如何抓住题眼“很重要”来作文章,生活中这类“很重要”的事不少,但必须要能够抓住最切合你实际、最适合你发挥写作水平的材料来写作。“很重要”的意思 是,因为你,我的事业取得了成功,因为你,我的生活更精彩,因为你,我的人生更美满。
你很重要
鱼说:“你看不见我的泪,因为我在水里。” 水说:“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我在你心里。”
——题记
又是考试结束,而且又是这样一个炎热的夏日,心中自然少不了郁闷。教室内外聚满了同学,他们纷纷议论着分数,或欣喜或失望或无奈,等待着最 后几科的成绩出来。等待的漫长,闷热的空气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人群之中不时传来叹息声,抱怨声。也有考得好的同学在开始说笑,打破了周围沉闷的气氛。我 就这样无奈的等着,听着别人的欢笑声,心中很不是滋味。遗憾中,手中那张分数不太理想的试卷不知何时已滑落在地。
最终成绩还不有出来,人群在抱怨声中散去。走在路上,我不知是该庆幸还是该失望,心情十分沉重,既然这样,希望考试成绩永远也不要公布出来了。
回到家,我已身心疲惫,一句话也不肯说。妈妈见了,似乎一下全明白了。她先让我坐下,然后拿出已切好的西瓜,静静地看着我吃,还笑着说: “这西瓜好甜吧!”我也就应付地点点头,竟没尝出西瓜到底有多甜。看她欲言又止的样子,我也知道她想说什么,但我始终没有先提出来,就这样沉默良久,她终 于开口问成绩了。因为还有几科成绩没有出来,本想连这已经知道的几科都瞒着她,可我终究不忍,吞吞吐吐地将几个个位数、十位数报告给她。她听了若有所思, 继续问我:“什么时候总成绩才能出来,你到时候打个电话问问老师啊?”这话正说到我的痛处,我小声说:“我就是不想知道,知道了又怎样?”“你这孩子,万 一考得还不错呢?”我一听这话,不知从何来的火气一下子全向妈妈爆发了出来:“你怎么那么喜欢分数啊?你知道我现在心里有多难受吗?”我知道已经伤着妈妈 了。良久,妈妈才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你有火就冲我发吧。”说完后就出去了。
等她又回来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她无言地忙那永远也忙不完的事,直到深夜,她又走到我床边,我闭了双眼,装着熟睡。她轻轻地叹了一口 气,开了风扇,才轻轻地离开。看着她离去的身影,听着她渐走渐远的脚步声,我的鼻子隐隐发酸,心里也微微作痛,白天真不该如此对她。一直以来,我只会抱怨 压力大,学习苦,却不知道父母心中的感受;我总是不断地伤害父母,总是……
妈妈又咳嗽了,她身体一直都不好,我真的为她担心。都快一点了,她洗衣服的声音还时时传来,声声扣击着我的心,我多么希望妈妈能够多歇歇, 早早入睡,可是我……我也想让妈妈知道她在我的心中有多重要,但是我一直都不善于表达我的感情,我只会把我的感情深藏在心里。或许是真爱无言,我只好在她 的身后默默地流泪,为她祈祷,祝福她身体健康。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却已飞过。 你永远健康快乐,才是我的唯一希望。 点一盏心灯,我愿为你守候。
简评:本文通过一次考试失败之后与母亲的一次情感砥砺,升华了“我”对母亲在“我”的生命中的重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