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
l.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澄清(chéng) 三省吾身(xǐng) ... B.妥当(dāng) 称职(chèn) 参差不齐(chā) ... C.分歧(qí) 缥缈(piāo) 人迹罕至(hǎn) ... D.干涸(hé) 蓬勃(péng) 随声附和(h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那些男孩子已经爬到了距离悬涯顶部三分之二路程的岩脊上。 .. B.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在吃着什么。 .. C.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真是感慨万分。 .... D.趁着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一些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不能换为括号中的词语的一项是(2分)
A.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句末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字) .B.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兼顾)
C.这个时候,再回头看,就会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骄傲。(自豪) ..D.朗读的时候,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注意语气和节奏的变化,在琅琅书声中感受汉语之..美。(默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词) . 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动词) . C.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名词) .. D.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量词)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悟空是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他一个跟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 ....
第 1 页 共 9 页
B。面对即将到来的雨季,我们要杞人忧天,早早做好防洪抗洪准备。 .... C.观看了舞蹈诗《侗》的观众纷纷赞叹,柳州的民族风情真是美不胜收。 .... D.近日,埃及西奈半岛一处度假胜地发生了3起骇人听闻的连环爆炸事件。 ....6.下列句子中出现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左右。 B.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C.我们读一本书,可以分别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 D.“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7.填入下列文字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A.天空是暗的,雨在闪光;田野是静的,雨却倾诉着。 B.天空很暗的,雨却闪着光;田野静静的,雨在倾诉。 C.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顷诉着。 D.雨却闪着光,但天空是暗的;雨却倾诉着,但田野很静的。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8~10题每题2分,11题6分) 狼 蒲松龄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一狼仍从 (从:跟从,随从) B.狼不敢前 (前:前进,上前) .. C.其一犬坐于前 (犬:像犬一样) D.屠暴起 (暴:发怒,愤怒) ..
第 2 页 共 9 页
9.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的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B.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C.目/似瞑,意/暇甚 D.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10.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B.第②段写屠户惧狼,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得寸进尺,这是故事的发展。 C.第③④段写屠户御狼和杀狼,表现狼的狡诈阴险和屠户的无可奈何,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D.第⑤段是作者的议论评价,点明故事的主题,赞扬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恶势力终将败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11.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 三、古诗鉴赏(共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2.诗中的“我”和“君”分别指的是谁?(2分)
13.“闻道龙标过五溪”可以作这样的朗诵处理:“闻道龙标”轻读,“过五溪”则重读。请你解释“过五溪”应该重读的理由依据。(2分) 四、古诗默写(共10分)
14.古诗文默写(10分,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默写1分,书写1分)
,不亦说乎?(《论语》)
② ,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第 3 页 共 9 页
③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⑦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秋思》) ⑧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⑨静以修身, 。(诸葛亮《诫子书》) 五、综合实践(共10分)
少年正是读书时,腹有诗书气自华。请调动你的语文积累及思维智慧,解答下列问题。 15.下面是《西游记》中的四名主角,请你挑选其中一位,描写他的外貌及个性特征(4分)
(1)外貌特征: (2)个性特征:
16.鲁迅先生运用比喻修辞,给自己的回忆散文集起名为《朝花夕拾》。请你写出这个书名的含义。(2分)
17.请你审读下列关于我国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单位:本)的调查图表,归纳总结它所反映的主要情况。(4分)
六、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纪念白求恩(节选) 毛泽东
(1)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
第 4 页 共 9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