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优好卷
则=,
=1200×
=137.57,
则加工P型零件的人数为
故加工P型零件的人数为137人, 故答案为:137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已知函数f(x)=2cosxsin(x+
).
(I)求f(x)的最小正周期;
(Ⅱ)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f(C)=1,sinB=2sinA,且△ABC的面积为2,求c的值.
【考点】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 【分析】(I)f(x)解析式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整理为一个角的正弦函数,找出ω的值,即可确定出f(x)的最小正周期;
(Ⅱ)由f(C)=1确定出C的度数,sinB=2sinA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到b=2a,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列出关系式,把sinC与已知面积代入求出ab的值,联立求出a与b的值,利用余弦定理求出c的值即可. 【解答】解:(I)f(x)=2cosx(
sinx+cosx)=
sin2x+cos2x+=sin(2x+
)+,
∵ω=2,∴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 (Ⅱ)∵f(C)=sin(2C+∴sin(2C+∵
<2C+
=
)=, <
, ,
)+=1,
∴2C+,即C=
∵sinB=2sinA,∴b=2a①, ∵△ABC面积为2, ∴absin
=2
,即ab=8②,
联立①②,得:a=2,b=4,
由余弦定理得:c2=a2+b2﹣2abcosC=12,即c=2.
18.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侧面BB1C1C,BC=BCC1=
,点E在棱BB1上.
,AB=CC1=2,∠
(1)求C1B的长,并证明C1B⊥平面ABC;
(2)若BE=λBB1,试确定λ的值,使得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为
.
全优好卷
全优好卷
【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分析】(1)由余弦定理,得C1B=,由勾股定理得C1B⊥BC.由线面垂直得AB⊥BC1,由此能证明C1B⊥平面ABC.
(2)以B为空间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当λ=时,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为【解答】解:(1)因为BC=
.
,CC1=BB1=2,∠BCC1=
,
=
,…
在△BCC1中,由余弦定理,得C1B=
所以C1B2+BC2=CC12,即C1B⊥BC. 又AB⊥侧面BCC1B1,故AB⊥BC1, 又CB∩AB=B,所以C1B⊥平面ABC. … (2)由(1)知,BC,BA,BC1两两垂直,
以B为空间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则B(0,0,0),A(0,2,0),C(,0,0),
=(0,2,﹣
),
=
+λ
=
+λ
=(﹣
λ,0,λ﹣),
设平面AC1E的一个法向量为=(x,y,z), 则
,
令z=,得=(,1,),
平面C1EC的一个法向量=(0,1,0),
∵BE=λBB1,确定λ的值,使得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为
,
∴cos<>===,
解得,
.…
∴当λ=时,二面角A﹣C1E﹣C的余弦值为
全优好卷
全优好卷
19.为弘扬民族古典文化,市电视台举行古诗词知识竞赛,某轮比赛由节目主持人随机从题库中抽取题目让选手抢答,回答正确将给该选手记正10分,否则记负10分.根据以往统计,某参赛选手能答对每一个问题的概率均为;现记“该选手在回答完n个问题后的总得分为Sn”.
(1)求S6=20且Si≥0(i=1,2,3)的概率;
(2)记X=|S5|,求X的分布列,并计算数学期望E(X).
【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分析】(1)当S6=20时,即回答6个问题后,正确4个,错误2个.若回答正确第1个和第2个问题,则其余4个问题可任意回答正确2个问题;若第一个问题回答正确,第2个问题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则其余三个问题可任意回答正确2个.记回答每个问题正确的概率为p,则
,同时回答每个问题错误的概率为,由此能求出S6=20且Si≥0
(i=1,2,3)的概率.
(2)由X=|S5|可知X的取值为10,30,50,分别求出相应的概率,由此能求出X的分布列和E(X). 【解答】解:(1)当S6=20时,即回答6个问题后,正确4个,错误2个. 若回答正确第1个和第2个问题,则其余4个问题可任意回答正确2个问题;
若第一个问题回答正确,第2个问题回答错误,第三个问题回答正确,则其余三个问题可任意回答正确2个.
记回答每个问题正确的概率为p,则故所求概率为:
(2)由X=|S5|可知X的取值为10,30,50 可有
,
…
故X的分布列为: X 10 ,
,同时回答每个问题错误的概率为…
…
30 50 全优好卷
全优好卷
P E(X)=
=
.…
20.已知直线l:
x2+y2=5,,圆O:椭圆E:
(a>b>0)的离心率,
直线l被圆O截得的弦长与椭圆的短轴长相等. (1)求椭圆E的方程; (2)过圆O上任意一点
作两条直线与椭圆E分
别只有唯一一个公共点,求证:这两直线斜率之积为定值. 【考点】椭圆的简单性质. 【分析】(1)求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运用弦长公式,由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解方程可得a,b,进而得到椭圆方程;
(2)设过P的椭圆E的切线l0的方程为y﹣y0=k(x﹣x0),代入椭圆方程,运用直线和椭圆相切的条件:判别式为0,化简整理,再由韦达定理,即可得到斜率之积为定值. 【解答】解:(1)设椭圆半焦距为c, 圆心O到l的距离d=则l被圆O截得的弦长为2所以b=. 由题意得=∴a2=3,b2=2, ∴椭圆E的方程为
+
=1;
,且a2﹣b2=c2,
=
, =2
,
(2)过P(x0,y0)的直线与椭圆E分别只有唯一的公共点, 设过P的椭圆E的切线l0的方程为y﹣y0=k(x﹣x0), 整理得y=kx+y0﹣kx0, 联立直线l0与椭圆E的方程得
,
消去y得2[kx+(y0﹣kx0)]2+3x2﹣6=0,
整理得(3+2k2)x2+4k(y0﹣kx0)x+2(kx0﹣y0)2﹣6=0, ∵l0与与椭圆E分别只有唯一的公共点(即与椭圆E相切), ∴△=[4k(y0﹣kx0)]2﹣4(3+2k2)[2(kx0﹣y0)2﹣6]=0, 整理得(2﹣x
)k2+2x0y0k﹣(y
﹣3)=0,
设满足题意的与椭圆E分别只有唯一的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分别为k1,k2,
全优好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