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参考案例5
篇
开展艺术活动可以丰富幼儿和发展其情感世界。使其人格得到健全完善的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1 【设计思路】
随着主题“在秋天里”的逐渐深入,孩子们逐渐了解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外出活动时会有意识的关注在草地上的小虫子。孩子对瓢虫简单的外形、不同的花纹产生了明显的兴趣,他们总会为这是害虫还是益虫争论。
在这个活动中,将重点落在涂色环节中,请幼儿给蜡笔排队让幼儿辨析同种色中不同的彩度变化,进一步关注颜色的深浅,逐步培养幼儿有目的地选色与配色,感受色彩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区别同种颜色的深与浅,尝试用相近色进行配色。 2、知道瓢虫是秋天的昆虫,并区分益虫和害虫。
【活动准备】教师范画、瓢虫图片、铅画纸、勾线笔、蜡笔。 【活动过程】
一、数一数——了解瓢虫外部特征并能区分益虫与害虫 1、这是什么?数一数它有几只脚?还有什么也是六条腿? 2、小结:长着六条腿的都是昆虫。
3、这个瓢虫身上有几个小黑点?几个大?几个小?长在哪里?(有7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
4、七星瓢虫身上有几种颜色?什么地方是黑色?什么地方是红色?(头部、触角、圆点和六条腿是黑色,翅膀是红色。) 5、总结:瓢虫一家有许多不同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有六条花纹的是条纹瓢虫,象龟壳的是龟纹瓢虫,还有没有圆点的大红瓢虫,这些都是益虫,其他瓢虫都是害虫。今天我们一起来画保护树叶的益虫。
二、分辨深浅色——在找一找与排一排的过程中提高幼儿对同种色的彩度辨析能力
1、出示:大红、粉红、桔红、桔黄、柠檬黄,都能给瓢虫涂色,请幼儿找出这些颜色,比较哪些比较深,哪些比较浅?从深到浅排排队。
2、找出绿色,也从深到浅排排队。
3、指导幼儿画出瓢虫的主要特征,强调瓢虫的腿要向后画,身体两边(左右)各有三条腿,腿长在身体两侧,头、尾部没有腿;要画的饱满。
4、鼓励幼儿选用各种红色,注意画面上的深浅搭配。 5、提醒幼儿注意黑点的数量,画出益虫。 6、总结:师生一起念瓢虫的儿歌。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2 活动目标
1、用点画的方法表现满树樱花盛开的景象。
2、迁移欣赏经验,尝试表现出各种不同造型的樱花树。 3、在绘画中能耐心细致地坚持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1、幼儿画过“冬天里的树”,欣赏过樱花。
2、水粉笔,水粉颜料(红、白),抹布,洗笔筒。 3、不同造型的樱花图片多幅。 4、蓝色的作业纸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樱花树的图片,感受树的不同造型。 (1)教师:春天到了,樱花树上开满了樱花,可美啦! (2)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样子的樱花树?你觉得它像什么? (3)教师:如果让你来画樱花树,怎么来表现树枝的高低呢? 2、引导幼儿迁移已有作画经验,探索表现樱花的方法。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用点画的方法表现花开旺盛的样子。
①教师:树上花开得怎么样?我们数得清吗?
②教师:密密麻麻的花把树枝都挡住了,只剩下短短的树干了。如果请你来画,你会用什么方法来画樱花呢? (点画) (2)教师带幼儿做空手模仿动作,感受点画的方法。 教师:樱花树上的花瓣有点白,又有点粉红。我们怎么才能画出这样的花瓣呢?
要点提示
在探索表现花瓣色彩时,可以引导幼儿一支笔蘸上两种颜色,也可以引导幼儿用少量的红和较多的白简单调和,让两种色彩不要充分融合即会出现有点白,又有点粉红的效果。 3、幼儿操作。
教师:你想画一棵什么样的樱花树呢?像什么? 4、集体欣赏幼儿作品。
教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樱花树? 活动建议
☆活动延伸 继续用点画的画法表现“春天的小树林”。还可以欣赏多株樱花树的图片,引导幼儿绘画多株樱花树及添画背景。
☆环境创设 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纸箱上,将纸箱进行不同造型的组合。
幼儿园中班艺术教案方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金鱼的外部特征,感受金鱼的美。 2、尝试利用废旧材料制作金鱼,并能大胆地进行装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