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望江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甘东升 审题:黄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 ) A.一直向东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 D.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2.读图,判断下列等值线图中正确的是( )
读图,完成第3~4题。
3.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4.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 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 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 B.②线 C.③线 D.④线 6.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 B.流星 C.太阳活动 D.太阳辐射
阅读材料,回答7~8题。
材料一 不同地区外出农民工在省内、省外务工的分布表(单位:%)。
材料二 下图为外出农民工就业地域分布比例(单位:%)。
·2·
7. 据材料一可知2009年( )
①全国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比例都大幅度增加 ②中西部地区在省外务工的农民工比例都下降 ③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在省内务工为主 ④全国农民工都以在省内务工为主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8. 2009年与2008年相比外出农民工( )
①省内就业人数大于省外就业人数 ②在珠三角就业人数下降幅度小于长三角 ③东中西三个地带中,西部地区就业人数上升幅度最大 ④在东部沿海就业人数有下降趋势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处年日照时数为( )
A.2770小时 B.2480小时 C. 2600小时 D.无法判断 10.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C.大气环流的差异 D.白昼长短的差异
11.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20、6:20、7:20、
·3·
8:20,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E的是( ) A.甲地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 读下图,完成12~13题。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2. 右图所示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④
13. 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 山脊、山谷 B. 山脊、山脊 C. 山谷、山脊 D. 山谷、山谷 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读图回答14~15题。
14.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 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 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
15.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为( ) A.等于23°26′ B.小于23°26′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