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5: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个人。

通货膨胀还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财富的占有比例。对于以货币形式(如存款)持有财富的人,在通货膨胀下显然是受损者;对于那些原来以货币形式负债的人,通货膨胀则减少了他的实际债务,因而是受益者。如果把社会成员分为居民个人、企业和政府三个部门,由于居民个人在总体上是货币多余者,处于净债权地位,企业和政府是货币不足者,处于净债务地位,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居民个人作为一个整体是受损的,而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则是受益者。

4.在通货膨胀的治理中,指数化政策起什么作用?

(1)指数化政策,指将主要经济变量(如收入、利率等)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政策。指数化政策中最重要的是收入指数化。(2)通过指数化,可以使政府无法从通货膨胀中获得收益,从而消除政府实施通货膨胀政策的动机。(3)指数化政策可以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收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通货膨胀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问题,而且可以避免个人抢购商品、贮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行为。(4)通过利率的指数化可以抵消或缓解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关系中的收入分配效应,减少债权人的损失,使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分配合理化。

5.判断货币均衡的标志是什么?

(1)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货币均衡首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利率水平下的货币供给同货币需求之间相互作用后所形成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的实现具有相对性。货币均衡并不要求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完全相等。(2)经济体系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有多少商品和劳务需要货币流通去实现,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货币均衡表现为待交易的商品与劳务能够迅速转换为货币,流通中的货币也能够迅速转换为商品与劳务。货币均衡的两个基本标志,就是商品市场上的物价稳定和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稳定。利率稳定是货币供求平衡的直接反映,而物价稳定可反映出商品市场上商品与劳务能迅速转换为货币,因而也是货币均衡的标志。若物价上涨,说明流通中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货币供给偏多。反之,说明货币供给偏少。

(七)论述 试论通货紧缩的影响与治理措施。

(1)通货紧缩虽然在短期内会给消费者带来一定好处,有助于提高社会购买力,但从长远来看,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①经济增长率下降,失业增加。通货紧缩引起的商品价格下跌会提高实际利率水平,使社会投资支出趋于减少,影响全社会的经济增长。商业活动的萎缩不仅会引起失业率增加,而且会形成名义工资下降的压力,在居民因此而减少消费支出的情况下,经济衰退便不可避免。②破坏信用关系。在通货紧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社会信用关系会受到破坏,经济运行秩序也会受到影响。在价格大幅度下跌、货币不断升值的环境下,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会失去平衡,信用量急剧萎缩。正常的信用关系也会遭到破坏。③影响社会消费和投资。从消费来看,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衰退使人们的收入减少,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突出。就收入来看,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会紧缩开支。从投资来看,通货紧缩使实际利率上升,不利于投资需求增长。④加重银行不良资产。通货紧缩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形成“债务——通货紧缩陷阱”,加重银行的不良资产。在此条件下,货币将变得更加昂贵,债务则因货币成本上升而相应上升。虽然名义利率未变但实际利率上升,也会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企业在走投无路情况下,便将这些债务负担转嫁银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升高。更有甚者,一些资不抵债的银行还会因客户“挤提”而破产。 (2)对通货紧缩的治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扩大有效需求。有效需求不足是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努力扩张需求就成为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直接而有效的措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投资需求的增加有两条主要途径:一个是增加政府投资需求。另一个是启动民间投资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应刺激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通过加强税收征管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和增加失业补助标准刺激低收

入阶层的消费需求等。②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同扩大有效需求双管齐下,形成有效供给扩张和有效需求增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可采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反对垄断、鼓励并放开竞争、扶持小企业或民营企业发展、降低税负等措施。③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民间投资,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积极的货币政策对总支出水平施加重要影响。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水平,扩大贷款规模,在增加货币供给量和促进经济复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④收入政策也是治理通货紧缩的一项措施。

货币供给:1.各国中央银行都以____________作为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标准。

2.人们日常使用的货币供给概念一般都是___________货币供给。 3.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____________。 4.再贴现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也随之提高。 5.法定存款准备率提高意味着商业银行的____________降低。 6.再贴现政策主要通过____________机制间接地发挥作用。 7.通货存款比例取决于____________的持币行为。

8.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两个环节构成:______和_______。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准货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0.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____________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二)填空

1.流动性 2.名义 3.货币供应量 4.借款成本

5.放款能力 6.利率 7.居民、企业 8.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9.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 10.物价 (六)简答

1.简述货币乘数和存款扩张倍数的联系与区别?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存款扩张倍数又称存款乘数,是指总存款(或银行资产总额)与原始存款之间的比率。(2)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相同点为:二者都是用以阐明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扩张性的特点。(3)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货币乘数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的分子分母构成不同,货币乘数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分子、以基础货币为分母的比值;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以总存款为分子、以原始存款为分母的比值。二是分析的角度和着力说明的问题不同,货币乘数是从中央银行的角度进行的 宏观 分析,关注的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全社会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而存款货币扩张倍数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进行的 微观 分析,主要揭示了银行体系是如何通过吸收原始存款、发放贷款和办理转账结算等信用活动创造出数倍存款货币的。

2.你认为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为什么?

(1)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中央银行绝对控制,而主要是由经济体系中的投资、收入、储蓄、消费等各因素内在地决定的,从而使货币供给量具有内生变量的性质。与此相对应的是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可以由中央银行进行有效的控制,货币供给量具有外生变量的性质。(2)在不兑现信用货币条件下,由于基础货币都是由中央银行投放的,货币乘数也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之下,因此,中央银行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供应量进行扩张或收缩,货币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政策所左右,这说明货币供应量存在着较强的外生性。但这种外生性又不是绝对的,因为货币供应量除受中央银行控制外,还要受经济生活中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因而货币供应量又具有一定的内生性质。(3)事实上,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或外生性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

地用“非此即彼”的逻辑进行判断。同时,货币供给的可控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决定货币供给可控性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认识与能力在不断变化。因此,问题的答案也在随着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发生变化。

3.“货币乘数必然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还是不能确定?为什么?

(1)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它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上式中,C为现金,D为存款货币,R为存款准备金,C/D即为通货存款比率,R/D即为准备金存款比率。(2)由上面货币乘数的公式可以看出,只要R<D,则m就大于1。因为各

国均实行的是部分准备金制度,所以R<D,货币乘数大于1。只有当R=D时,货币乘数才 可能等于1。 4.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的国债,这对基础货币有何影响? (1)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处于流通界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2)中国人民银行向中国工商银行出售100万元国债,则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相应减少100万元,也就是工商银行在人民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减少了100万元。这将直接减少基础货币的数量,即基础货币减少100万元。 5.你认为除商业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有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为什么?

(1)商业银行进行货币创造的两个必备条件是:可以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在这两种业务的不断循环进行下才能够进行货币创造。不能从事存款业务,则货币创造无从产生;不能从事贷款业务,则无从向社会公众提供存款的资金渠道。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其它金融机构虽具有筹集资金和资金运用的业务,但均不能经营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不具备货币创造的条件,从而没有货币创造的功能。

中央银行(二)填空

1. 一国最高的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核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中央银行在组织形式上分为单一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度、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3.中央银行区别于商业银行的最初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央银行在中国的萌芽是20世纪初的____________银行

5.被世界公认为第一家中央银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早在1844年就获得发行货币的特权。

6.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_____________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不再对企业和个人直接办理存贷业务,标志着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7.支付清算系统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8.以美国为典型的在一国建立多个中央银行机构执行中央银行职能和任务的体制是 ______________。

9. 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________方项目。 10.中央银行主要通过________和_______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二)填空

1.中央银行 2.复合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度 3.独享货币发行垄断权 4.户部 5.英格兰银行 6.中国人民银行

7.大额实时全额支付系统、小额定时批量支付系统 8.多元制中央银行体制 9.资产 10.再贴现、再贷款 (六)简答

1.中央银行的产生有哪些必然性?

(1)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由于商业银行资金实力、经营范围的限制,其发行的银行券的流通往往受到很大限制,这就需要一个资金实力雄厚且具有权威性的银行来统一发行银行券并保证兑现;(2)票据交换问题,随着商业银行间互相支付量的增加,有各自银行自行轧差清算已非常不方便,客观上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票据交换和债权债务清算机构,为各个商业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提供服务;(3)最后贷款人问题,单个银行由于资金有限,容易由于支付能力不足而产生挤兑,为此有必要集中银行的准备金,对某一银行的支付困难实施救助;(4)金融监管问题,随着银行业与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活动需要政府进行必要的管理,而这种管理的专业性与技术性很强,必须有专业性的机构来实施。

2 .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关系?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关系可以从中央银行的职能入手来考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1)中央银行集中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各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准备金存款账户用来存放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2)中央银行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者。当商业银行资金周转不灵,同时同业头寸过紧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贷款,以获取所需资金。此时中央银行成为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保证了存款人和银行营运的安全;(3)中央银行为商业银行的支付结算提供清算服务。由于各家商业银行均在中央银行开立有存款账户,因此各银行间的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业务就可以通过这些账户转帐和划拨;(4)多数的中央银行还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为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负有监督和管理商业银行的职责,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退出、以及日常业务进行监管。

3. 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负债业务有哪些特点?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即其资产来源,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其它负债。虽然资本金项目也是其资金来源,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负债。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是其吸收资金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主要包括存款负债、其它负债和自有资本。与商业银行相比,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具有以下特点:(1)其负债业务中的流通中货币是其所独有的项目,这是由其独享货币发行权所形成的垄断的负债业务。商业银行均无此项负债,并且与此相反,现金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属于资产项目;(2)其业务对象不同,虽然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也有存款,但其存款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政府和公共机构,另一类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同于商业银行以普通居民和企业为存款业务对象;(3)其存款业务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不同于商业银行的存款自愿原则,法律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中央银行存有一定量的存款准备金,具有强制性。

4 、为什么说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政府的贷款业务可以对货币供应量实施调节,央行扩大贷款 , 直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 , 从而扩大存款机构的放款和投资能力 , 导致货币供应量扩大;再贴现通过影响金融机构的借贷成本和存款准备金头寸的增减 , 调节货币供应量;央行的证券和外汇买卖实际上是向社会注入基础货币 , 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 增加其货币供应的能力。

5. 我国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国外资产中的外汇,美国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财政部债券,这种差异反映了什么问题?

中美两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构成比例上的差别反映了两国央行货币投放渠道及主要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不同。(1)中国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中,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的货币占有非常大的比例。这与中国的外汇体制实行结售汇制度紧密相连,国际收支中顺差产生的外汇全部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来买入。而美国的中央银行就没有这一任务;(2)美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最主要的资产项目是财政部证券,这是美联储大量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结果。这种资产结构反映了美国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美联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4wjk52daw862m61dlff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