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方法
摘 要: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之中占比最大,对英语教学优化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有限的时间,从根本上优化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
关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学习习惯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只有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打造高效课堂,就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既体现“教”的有效性,更体现“学”的有效性。学生的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有效性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需要做的是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少学生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教师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发挥作业批改中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师生心灵交流的激励性作用,作业及时评价,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学生家长评教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二、让学生乐于学习
教师想要最大化地实现课堂效益,学生的乐学与愿学是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仔细地分析,实施有效的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推动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去。教师以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展示与合作提供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让所有的学生对彼此之间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富有挑战性与有趣的交流活动以及形式和层面不相同的收获都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实践与交流,在如此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满足感与快乐感,切实体现主体参与的思想。 三、合理设计任务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在课堂上组织贴近实际生活的有意义的活动任务,使学生“从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言语做事”,其初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全体学生都能动起来,在任务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效果却常常令人失望。常见到许多精彩纷呈、热热闹闹的课,但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却难以得到应有的锤炼,任务活动趋于表演化;且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习惯于小组讨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削弱,依赖他人的意识增强。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减少一些无效的活动,这是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三思的问题。我认为,教师在一节课的任务设计中,应紧扣教学目标,注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如七年级上第六单元Do you like bananas?这一单元主要是让学生谈论喜好,并通过谈论喜好去了解别人,尊重别人。我在这一单元设计了三个任务,第一个任务让学生用目标语言互相谈论喜好。第二个任务让学生做一个调查,找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食物。第三个任务根据调查结果制一个shopping list 为我们周未的野餐购买食物。这三个任务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活动进行的很顺利。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激发学生潜在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能力一旦形成,就能够在英语学习中独立自主地学习,就会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吸收消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以此为基础,因势利导,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得到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必然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让它更适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呢?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不违背科学性原则的前提下,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如有可能,应尽量与学生一起协商补充或取舍哪些内容,使教材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教材的灵活处理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和拥有良好的教材分析能力和使用能力。
五、有效运用导学案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想办法处处体现“努力使学生愿学、学会、会学和乐学”这一指导思想。要想真正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主动性学习为主”转变,这也正是高效课堂得到真正实现的标志。《课标》在课改重点和任务中也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有效学习策略的形成,更加关注对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导学案导学,可以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以学定教”、“学为中心”。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了解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导学案只是一种载体和呈现形式,其突出作用体现在“导”上:“导读、导听、导思、导做”。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总之,初中英语课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阵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舞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不懈努力地去探究其中的奥妙,即时转变观念,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课堂教学,以灵活有效的方法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庆云.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高效教学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139.
[2]常冬丽.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j].校园英语,2012(1):8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