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全套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30: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教学中让学生亲自走操场感受1千米及了解行走大概所需的时间。再以生活中的路牌感觉与认识千米这一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运用。

第 5 课时

一、课题: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五、课前预习设计:

1千米= ( )米 1米=( )厘米 1米= ( )分米 1分米=( )毫米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情景图: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

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

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

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

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 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 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

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 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

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 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

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设计: 八、板书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3千米=( )米 5000米=( )千米 想 :1千米是1000米, 想:1000米是1千米, 3千米是( )个1000米。 5000米里面有( )个1000米

九、课后反思:创设知识情境,让学生学会利用以学知识解决问题,达到较好的训练效果。

第 6 课时

一、课题:吨的认识和换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重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运用吨表示物体的重量;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知识来源与生活,并服务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五、课前预习设计:

1.关于吨的知识你能知道些什么?

2.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吨作单位?举出几个例子。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1.故事激趣:

熊老弟、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参加森林运动会,走到一座小桥前发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这是什么意思?它们能过桥吗?该怎样过?

2.解释:“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 二、借助直观形成表象: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整理: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举例)用地秤来称。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在讲台上,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三、解决问题:

1.这4个动物能过桥吗?他们该怎么过?你还要知道那些条件才能知道? 出示:

马 300千克 牛 500千克 鹿200千克 熊 400千克 你们能为他们设计几种过桥方案?

2.老师们也想去运动场看看,你能告诉他们该怎样过桥吗? 3.我是小小检查员:

谈话:简单介绍黄河大桥在两年内就修了两次的原因。黄河大桥上现在需要招聘一批检查员,你想去吗?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4.小明的日记: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45千克的火腿肠,喝了一袋重225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大约重1克的出租车,来到了动物园。我们先看了大约重80吨的熊猫,又看了大约重8千克的大象。我说:“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吧?”爸爸说:“不对,世界上最重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的重量大约是150-200千克呢。”我想:那一头蓝鲸的重量就相当于二十几头大象的重量,二十几头大象挤在一块该有多大呀?蓝鲸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记,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你要向他学习什么?

5.吨和千克的换算 (1)课件出示例8。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学生独立思考填空。

(3)组内交流后,汇报换算推理过程。 (4)完成课本第32页做一做。

一只大象重6000千克,也就是( 6 )吨。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5000)千克。

【设计意图】吨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与“千米和米”相同,难度不大,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四、加强练习、巩固提高 (1)课本第 34页第1题。

这是一道连线题,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千克、吨的感受。学生先独立连线,再集体交流。

(2)课本第 3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交流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课本第34页第3题。

学生根据质量单位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计算,明确在计算前要统一单位。

(4)课本第34页第4题。

引导学生发现“1000千克的机器,已经是1吨了,和它同车的机器质量不能超过1吨”。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在交流中理解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质量单位吨和千克的换算和简单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并能在有关质量单位的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五、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

就象小明一样认真观察生活,把你发现的含有质量单位吨的事写下来,那就是一篇数学日记,你一定会比小明写得更棒。 八、板书设计:

吨的认识和换算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地秤

1吨=1000千克

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想;1吨是1000千克, 想:1000千克是1吨,

4吨是( )个1000千克。 3000千克里面有()个1000千克

九、课后反思:能把数学知识融入生活中然后呈现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活跃,参与热情高,也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

第 7 课时

一、课题:测量·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运用列表方法解决问题,学会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列表枚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列表法的有序性和解决问题的完整性。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全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1z52bkk523x6i11fyp2nsft0iuth00r6c_1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