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如果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学生将自己的竖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进行展示,并让其简单地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5)互动交流
①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中第一个同学是将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得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数来解决,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
②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同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③质疑: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讨论,而后师生共同概括:那是因为十位相加已经满十了,需要向百位进1(课件闪烁进位的1),在列竖式时,我们要将十位往百位进的1写在竖式中,千万不能漏掉。
(6)方法小结:
①课件显示口算方法的过程。
②学生边小结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范。
③师生共同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按步骤的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让学生自觉地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探究新知,再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有意设疑,促进学生进一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笔算中加法中的进位问题。】
2.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算式:550-380=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学生汇报一种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来。
如:
①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个十,380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等于17个十,也就是170;
③请一位列式计算的同学板演,并让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④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5)自主梳理笔算方法(课件分步骤出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体小一点的4,同时在十位写上字体小一点的15。)
【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同时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突出笔算减法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组能全算对:P14的“做一做”。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书上。 (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 (3)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评出最佳小组。 2.笔算我最棒:P16练习三的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计算。
(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多媒体展示。 (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做出适当的强调。 (4)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 3.桃子熟了:P16练习三的第2题。
(1)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
(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正确。
4.开火车:P16练习三的第3题。
(1)课件呈现题目,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
(2)指定某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 5.保护视力:P16练习三的第4题。
(1)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是2012年;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眼睛近视是300度等等。
②让学生再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 (2)课件呈现第二幅图: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又获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明明的眼镜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④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再联系两幅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课小结,比较概括
(一)学生自主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比较概括: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说出(同时课件出示):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利用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引领学生通过反思与小结强调本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口算练习 八、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百十个 (2)百十个
3 8 0 5. 5 0 + 51 5 0 - 3 8 0 9 3 0 1 7 0 九、课后反思:
1、创设有趣的情境,提出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出示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教学“生活化”,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学生了解图意之后,我让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2、提供学习空间,自主探究中的计算。
在教学算法时,我先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然后再提出猜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是不是也一样
呢。”接着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在讨论中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过程,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真正掌握算法,内化算理。 3、设计层次练习,学以致用。
练习要有层次性,练习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要有一定的坡度。多层训练有利于暴露差异,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想法,我设计了闯关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收获。
第 4 课时
一、课题:估算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四、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练习卡 五、课前预习设计: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
1.点击课件,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年级有239人;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21+239=
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
(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可能有学生说:我会算。教师要加以表扬。同时引导:因为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并没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准确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