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市中学八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第1章 直角三角形
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Ⅱ)
第3课时
课题:1.2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Ⅱ) 课型:新授 授课班级:142、143、144班 时间:2015年3月9日 备课人:唐思梁、吴沅林
参与备课:杨树华、杨焕良、吴垚波、罗海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A层、运用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B层、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C层、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学习重点:正确区分勾股定理和他的逆定理的作用。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 导学过程:
一、回顾已知 引入新课
1、根据角的的知识填空: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90°,有一个内角等于90°的三角形是(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 ),两个内角( )的三角形是( );
2、根据边的知识填空: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 );这个定理的逆定理( );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是( ),这个定理的逆定理(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 ),这一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呢?
二、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
1、自主学习第14、15面的“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若三角形三边a,b,c满足( ),则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3、已知某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分别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4、满足a2+b=c的 称为勾股数。想:(1)6,10,8.⑵7,2,3.⑶9,12,15.
2
2
⑷n-1,2n,n+1(n是大于1的正整数)其中勾股数有 (填序号) 5、我们的祖先早就知道( )、( )、( )是勾股数。探究例3、例4.
三、精讲点拨 精练提升
22
1、已知△ABC的三边a、b、c满足a=n-16、b=8n、c=n+16(n>4) 求证∠C=90°. 提示:求证∠C=90°也就是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要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就是证明△ABC的三边a、b、c满足勾股定理,即: + = 师生共同探究。
C
2、右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其中AD=8,CD=6, D AB=26,BC=24,∠ADC=90°,求这块地的面积?
A B
22
3、如图,A、B两个小镇在河岸CD的同侧, B 到河岸的距离分别是AC=10km,BD=30km,CD=30km,
现在要在河边建一个水厂,向A、B两个镇供水,铺设水 A 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元,请同学在河岸CD上选择水厂
的位置M,使铺设的费用最低,并求最低费用。 C D
4、已知a.b.C是△ABC的三边,且满足c?a?b+a?b=0,则△ABC是 5、 总结。什么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有什么作用?
四、达标检测 当堂过关
A层: 1、由线段a.b.c组成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8 b=15 c=17 B.a=10 b=24 c=25 C.a=4 b=5 c=41 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c=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3、已知某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分别为4、22,第三条边4+22的整数部分,证明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 A B层: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BC=2,CD=3, DA=1且∠B=90°求∠DAB的度
B C
C层:如图,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BC=20厘米,D腰AB上一点,且CD=16厘米,BD=12厘米,求△ABC的周长。
A
D
B C 五、布置作业 知识延伸 完成第16面练习题。 六、课后反思 教学相长 我的收获:
存在疑惑:
2
2
小 河
2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