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握翻译的定义。
(二)掌握遗传密码的概念与特点。
(三)掌握三类RNA(tRNA,rRNA,mRNA) 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掌握核蛋白体循环(广
义和狭义)的概念。
(四)熟悉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及作用特点。
(五)熟悉氨基酰-tRNA表示方法。熟悉多聚核蛋白体概念。 (六)熟悉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其他物质。
(七)熟悉翻译后加工的概念及加工所包括的主要内容。 (八)了解翻译的起始、延长及合成终止的全过程。 (九)了解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过程的主要区别。
(十)了解信号肽、分泌性蛋白质、靶向输送概念、信号假说。 (十一)了解抗生素、白喉毒素、干扰素作用的机理。
三 教学内容
(一)蛋白质生物合成需要的物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原料,翻译模板mRNA及遗传密码、tRNA
与氨基酰tRNA、氨基酸在核糖体缩合成肽。
(二)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多肽合成概况、翻译的起始、多肽链合成延长、多肽合成的终止。 (三)蛋白质合成后修饰加工:新生肽链的折叠、一级结构的修饰、高级结构的修饰、蛋白质合
成后的靶向输送。
(四)蛋白质生物合成与医学:抗生素类、其他干扰蛋白质合成的物质。
第十三章 基因表达调控
一 教学目的
学习遗传信息的调控规律,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基因表达的概念、特点及方式。
(二)熟悉以下概念: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
(三)熟悉增强子、沉默子。熟悉乳糖操纵子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要素。 (四) 了解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及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特点。 (五) 了解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六) 了解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了解转录因子的类型。了解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 (七) 了解其他转录调节机制。了解转录因子的结构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基因表达调控基本原理:概述、基因转录激活调节的因素。
(二)原核基因转录的调节系统: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其他转录调控方式。
(三)真核基因转录的调节系统: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真核基因转录调控特点、真核基因转
录激活调节。
9
第十四章 基因重组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一 教学目的
学习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了解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以下概念: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目的基因、基因载体,基因工程。 (二)了解重组DNA技术基本步骤。 (三)了解重组DNA技术与医学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基因重组技术—基因工程:基因重组主要步骤,工具酶、基因载体。
(二)基因工程基本过程及应用:目的基因的获得、基因载体的选择和构建、目的基因和载体的
连接、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重组体筛选、克隆基因表达。 (三)分子生物常用技术。 (四)分子生物学技术进展。 (五)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第十五章 血液的生物化学
一 教学目的
学习血浆蛋白的性质及功能、成熟红细胞代谢的特点,了解血液的生物化学代谢变化。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非蛋白氮(NPN)的概念。熟悉血浆蛋白的分类、性质与功能;掌握成熟红细胞糖代
谢特点(能量来源,2,3-BPG支路)。
(二)掌握血红蛋白的组成、血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及原料。
(三)了解血红素生物合成的过程及调节。了解成熟红细胞的脂代谢特点。 (四)了解白细胞的代谢特点。
三 教学内容
(一) 血浆蛋白:血浆蛋白质的分类与性质、血浆蛋白质的功能。 (二) 血细胞代谢:红细胞的代谢特点、白细胞的代谢
第十六章 肝的生物化学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生物转化、胆汁与胆汁酸代谢、胆色素代谢,了解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10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类型。
(二)掌握胆汁酸的种类、肠肝循环的生理意义。 (三)掌握胆红素在肝中的代谢转变。
(四)熟悉胆红素的生成、转运。熟悉胆红素在肠道中的转变和排泄。 (五)熟悉胆汁的成分和胆汁酸代谢及其功能。熟悉生物转化的生理意义。 (六)了解胆色素所包含的化合物。 (七)了解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八)了解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
(九)了解胆色素的肠肝循环及胆红素代谢和黄疸的关系。
三 教学内容
(一)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肝在糖、脂、蛋白质、维生素、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二)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生物转化的概念、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
因素。
(三) 胆汁与胆汁酸代谢:胆汁、胆汁酸的代谢。
(四)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胆红素的生成和转运、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胆红素在肠道中的
变化和胆色素的肠肝循环、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第十八章 肿瘤的生化基础
一 教学目的
学习癌基因、抑癌基因的作用,了解肿瘤发生的临床机制。
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
(二)了解癌基因活化的机制、癌基因产物的功能。 (三)了解Rb基因、P53基因产物的抑癌机理。 (四)了解细胞凋亡的概念及分子机制。
三 教学内容
(一) 概述:
(二) 癌基因: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细胞癌基因产物功能、原癌基因激活的机制。
(三) 抑癌基因:抑癌基因的概念、常见抑癌基因的主要生化功能、癌基因、抑癌基因与肿瘤
发生。
III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材的讨论和选定、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
11
革和应用,问卷征求学生意见。 三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提问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少量传
统教学手段。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实验教学:实验分组(28-30人/实验室),学生独立操作。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等。
四 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30%。
IV 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 课 内 容 绪论 蛋白质的化学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酶与维生素 糖代谢 脂类代谢 生物氧化 氨基酸代谢 核苷酸代谢 DNA的生物合成 RNA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重组与分子生物学技术 血液的生化 肝胆的生化 肿瘤的生化基础 合计
教学手段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CAI 时 数 1 6 3 8 5 6 4 5 2 4 3 4 2 2 2 2 1 60 实 验 内 容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肾上腺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的测定 时数 4 4 4 12 类 型 验证型 综合型 验证型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