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碳减排和气候变化应对、新型环保功能材料与环境监测仪器、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及成套装备、环保工程设计与技术服务等10个方向,开展水资源安全保障及深度处理关键技术与设备、废物处理处置资源化技术与成套装备、大气污染治理与环境监测、环境友好型功能材料、典型行业节能减排低碳技术、生态重建与修复等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工程建设。
12.城乡建设与交通领域
重点围绕天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城市建设规划与设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筑节能新材料与新技术、城市交通体系建设等5个方向,开展天津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与村镇建设、建筑工业化与绿色建筑建造技术、港口建设与航道疏浚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等关键技术与产品研究。
13.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领域
重点围绕公共安全平台体系、安全生产预警与救援、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与检验检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自然灾害监测与防御等5个方向,开展公共安全综合应急平台关键技术与应急处置技术、重大工业事故监控预警及应急救援技术与装备、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社会安全事件应急规划与处置技术、新一代110指挥调度系统研发、重大自然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响应技术及装备研究。
14.人口健康领域
重点围绕促进生殖健康、重大疾病防治、中医临床诊断
16
与疗效评价研究、城乡社区卫生适宜技术应用和常见多发病防治等4个方向,开展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和节育技术,心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技术,城乡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监控、预防、诊疗和康复适宜技术,中医药诊疗及评价技术与标准制定,同种异体器官、组织、细胞移植新技术等关键技术与产品研究。
(二)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
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化学与化工学科、新材料与纳米技术、先进能源技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等12个科学技术领域,增强已有优势,培植新的学科优势,壮大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立足于解决制约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成果,使我市基础研究与新一代前沿技术研发整体水平有较大提升,到2015年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量达到12000篇,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1.信息科学与技术
重点围绕面向信息科学原理研究、面向信息科学的新型关键产品与器件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面向信息的重点交叉课题3个方向开展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光电功能器件、器件及集成技术研究,可信安全核心技术研究,认知方法及新型服务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智能传感技术研究,物联网(复杂网络)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研究5项前沿技术研究。
17
2.先进制造和自动化技术
重点支持微纳操作与系统、绿色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理论与关键技术、特种机器人机构学与控制、复杂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复杂系统协调控制等。
3.新材料与纳米技术
重点支持新型能源材料、新型光、电、磁功能材料、新型轻质高性能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等,突破现代材料设计、制备与强化技术方面的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问题。
4.先进能源技术
重点支持风电场运行优化高度技术、微电网技术、低碳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太阳能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技术、基于超低排放的燃烧理论等方面开展研究。
5.资源与环境技术
重点开展污染物复合迁移机理、资源梯级利用与关键污染物控制中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重点支持城市大气复合污染现象的机理研究及防治方法、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的迁移机理与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的理论与新技术、海岸带生态环境变化机制及生态重建技术、海洋藻类资源利用理论及其环境特性、污灌农区农作物产地的环境质量保障机制与方法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6.药物科学与技术
重点支持基因工程药物与新型疫苗的构建和表达、治疗重大疾病药物作用靶点发现解析及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发现和作用机理、靶向、
18
载体、透皮新型释药技术等研究,发现并确定若干新型药物靶标以及若干新的疾病诊断和分子分型的标志分子,建立完善新型药物研究技术。
7.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
重点支持重大疾病相关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重大细胞生命活动的分子基础、微生物与宿(寄)主的相互作用、生物资源的保护与高效利用、生物育种技术、干细胞相关技术等研究,突破蛋白质、免疫学以及微生物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获得对学科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原创性成果。
8.现代农业技术
重点支持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及创新、种养殖业主要品种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形成机理及调控、动植物主要病虫为害及致病机理与分子诊断、农产品贮藏加工基础理论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奠定技术基础。
9.医学
围绕肿瘤、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及代谢病等发病率升高趋势明显的慢性病,重点支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病、脑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基因、神经、免疫等微环境和外环境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应用干细胞等生物技术,表观遗传学、群体遗传学等前沿领域新方法、新技术,重大疾病及抑郁征等发病率升高趋势明显的慢性病早期预警、诊断与治疗,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机理、疗效评价及相
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