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七年级 语文
(说明 :全卷分为第A卷和第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 题 号 得 分 题 号得 分 一 一 二 二 三 B卷 三 四 四 五 总 分 总 分 总分人 总分人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挚痛(zì) 猥琐(wěi) 怏怏不乐(yàng) ... B.愧怍(zuó) 殷红(yīn) 诲人不倦(huì) ... C.字帖(tiě) 污秽(suì) 锲而不舍(qiè) ...D.羸弱(léi) 校补(jiào) 气冲斗牛(dǒu)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 ..
B.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责,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C.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茸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在挖深一些。 ..D.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磐,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
B.多读好书能增长知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与书为友让人获益匪浅。 ....
C.张力同学在“做文明小公民”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D.最美丽教师张莉丽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校园的夜晚很美丽,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自从学校门口安装了红绿灯,师生进出校门的交通安全和事故隐患都有了保障。
C.一根稻草丢在大街上一文不值,绑在大闸蟹上却可以卖出大闸蟹的价格。谁能否认位置可
以对价值产生影响呢?
七年语文 共8页 第1页
D.我国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62米。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 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B. 是非木柿(这) ... C.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6.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何陋之有 .. B. 以为顺流下矣 自以为大有所益 .... C.是非木柿 斯是陋室 ..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其真无马 ..
7.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 译: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 B.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译:不停翻转,于是石兽便顺流而下了。 C. 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译:(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
D.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8.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 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 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 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杨花榆荚无才思 , 。(韩愈《晚春》) ②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请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和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先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七年语文 共8页 第2页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①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10. 上述选段围绕叶圣陶的“待人厚”写了哪几件事?(3分)
11.下面句子中的黑体字在表达上有什么妙处?(3分)
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12.“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分)
五、作文(60分)
13.从小到大,我们的成长道路上有许多人曾影响过你,他们让你敬佩、尊敬、喜爱、欢乐、难忘……
请以“他(她),真让我 ”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七年语文 共8页 第3页
400字 七年语文 共8页 第4页
600字 800字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 诗中写“念天地之悠悠”这一广漠宇宙空间,其目的是什么?(2分)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晏殊诚实
晏元献①公为童子时,张文节荐之于朝廷,召至阙下②。适值帝御试进士③,便令公就试。公一见试题。曰:“臣十日前巳作此赋④,有赋稿尚在,乞别命题。”上极爱其不隐。 后为馆职⑤,时天下无事,帝许臣僚择胜燕⑥饮。时侍从文馆士大夫⑦各为燕巢⑧,以至市楼酒肆⑨皆为游息之地。公是时甚贫,不能出,独家居,与昆弟讲习。一日,选东宫官,忽宫中
七年语文 共8页 第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