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实验十四 DNS协议分析
1 实验目的
分析DNS协议报文首部格式和DNS协议的工作过程。 2 实验内容
应用Simple DNS Plus软件配置DNS服务器,作为本地主机的DNS服务器。在本地主机访问因特网的过程中,在服务器和本地主机上同时截获 DNS报文,分析DNS的报文首部格式及DNS协议的工作过程。 3 实验原理 3.1 DNS协议
DNS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的缩写,是一种分层次的、基于域的命名方案,主要用来将主机名和电子邮件目标地址映射成IP地址。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DNS名称时,DNS通过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将用户的名称解析为与此名称相对应的 IP地址。这种命名系统能适应Internet的增长。它主要有3个组成部分:
域名空间和相关资源记录(RR):它们构成了DNS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DNS名称服务器:是一台维护DNS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服务器,查询该系统以答复来自DNS客户机的查询请求。
DNS解析器:DNS客户机的一个进程,用来帮助客户端访问DNS系统,发出名称查询请求来获得解析的结果。
DNS查询分为两类: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进行递归 查询时,DNS客户机向DNS服务器发送请求,即使DNS服务器没有所请求的信息,也会联系其他DNS服务器来提供答案或返回查询失败信息。进行迭代查询时,DNS首先查找是否有所请求的信息,如果没有,就会返回一个指针,指向有下级域名空间授权的DNS服务器,DNS客户机继续向指针所指向的DNS服务器发送查询。
一般采用递归和迭代相结合的查询方法,其具体过程见实验步骤10,这里不再详述。
3.2 DNS服务器软件配置简介
Simple DNS Plus软件安装完成后,其内部已经存储了一些根域名服务器的IP地址,当收到DNS请求时,如果在本地缓存中找不到相应的记录,DNS服务器则向这些根域名服务器发出域名解析请求,并逐步完成解析过程。也可以自己添加相应的记录。
将本机作为DNS服务器需要以下配置:
(1) 将本地连接的TCP/IP属性中首选DNS服务器的IP地址设为本机的IP
47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地址(Windows 2000 不允许设为127.0.0.1)。
(2) 运行Simple DNS Plus软件,选择DNS服务器的toolsoptions命令,
弹出子菜单:选择General选项卡,选中Run as windows service复选框。
(3) 在DNS requests选项卡中,将本机的IP地址选上,使本机作为DNS
服务器。
(4) 使用浏览器访问Internet,如果DNS服务器工作正常则配置完成。 4 实验环境与分组
? 路由器1台(带以太网端口),交换机1台,网线5根,console线1条,
计算机4台;
? 每4名同学为一组,每2名同学为一小组,共同配置路由器。
5 实验组网 如图1214–11 所示。 如图图-所示: 中间连接默认网关和DNS 服务器
图-1 1 应用层协议分析组网图 图1412–应用层协议分析组网图
PDDNSC A 10.0.0.11/24 Ethernet 1 192.192.169.x/2 E 0/24 Ethernet 0 10.0.0.1/24
E 0/1 E 0/2 E 0/13 6 实验步骤
步骤1 按图14–1所示进行组网。配制计算机上的IP地址,默认网关为
10.0.0.1;配置路由器出口IP地址为192.192.169.x/24,其中x值为所在的分组号+10。
步骤2 将PCA和PCC配置为DNS服务器,配置PCB的DNS服务器为PCA,即10.0.0.11,PCD的DNS服务器为PCC,即10.0.0.13,删除备用DNS服务器。(PCA和PCC的DNS服务器都设为本机的IP)。
步骤3 在作为DNS服务器的计算机(PCA、PCC)上运行Simple DNS Plus,按照实验原理配置DNS服务器。本实验不再添加本地主机的域名和IP地址对。
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