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幼儿教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14:03: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试论实施行动操作法应注意些什么?

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运用环境体验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3.试述行为操练法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的优势。 4.论述选择和确定幼儿园课程时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5.幼儿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6.试论述幼儿语言教育的途径。 六、案例分析

某幼儿园活动场地上,孩子们自由地选取各种材料,和自己的伙伴一起构建游戏场地,器材的组合一变、使用的方法一变、活动的伙伴一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随之而改变,时而是孩子们的“滑雪场”,时而是“勇敢者之路”,时而是“地雷区”,时而又成了“大森林”,在不同的情境里孩子们主意越来越多,玩法各式各样,玩得也越来越自在尽兴。教师在旁边自如地进行指导。

请谈谈幼儿教师如何使教学游戏化,并在课程开展中恰当地使用语言法。 一、单项选择题

1.D.通过故事事例比较直观易懂。

2.B.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是常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3.C.故事法和讨论法为常见的语言法。

4.D.幼儿教育活动中,教育被融人到游戏活动中。 5.D.具体的一个活动、一节课为具体教学活动目标。

6.A.讨论法中最容易发挥儿童的主体性,促进多维思维和社会性的发展。 7.D.内化就是儿童将外在的观念转化为自己的信念的过程。 8.C.内容丰富才能使得活动体现出多样性。

9.D.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需求。

10.B.行动操作法益于儿童亲身体验,内化行为规则。

11.D.综合性不仅要体现不同领域知识,也要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 12.D.对幼儿的评价最重要的是过程性评价。 二、名词解释

1.直观形象法: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即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子化教育手段等,组织儿童开展观察(物体和现象)、欣赏、演示、示范和范例等活动,以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2.观察法:是教育教学直观形象法之一,是运用观察活动进行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

3.演示法:是直观形象之一,即教师在教学中出示实物或教具,进行示范性操作。这种方法常配合语言法(谈话法、讨论法等)一起使用。教学演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力、思维力,认清对象物,形成正确的认识。

4.参观法:是与直观形象法有关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它是为受教育者提供真人、真事、真实场合作为教育环境的一种现场学习法。其重点在于根据观察引导儿童结合自己的有关生活经验,产生联想,进行对比,从而激发向往、自豪、尊重等积极的道德情感。 5.故事法:幼儿园教学方法之一。故事是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幼儿园运用故事这种手段向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被称为故事法。

6.讨论法:是儿童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儿童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一些不了解的问题、认识模糊不清的问题、相互关系中矛盾的问题,甚至有错误看法的问题等,发表意见,共同讨论商议,相互启发和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

7.角色扮演法:是指模拟现实社会中的某些情景,让儿童扮演其中的角色,尝试从该角色的立场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体验情感,并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教师指导,了解别人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与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及规范。 三、判断题

1.×。幼儿园课程是指幼儿园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2.√。

3.×。幼儿园的课程体现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幼儿园年龄班的教育目标属于课程的中期目标。 5.√。

6.×。幼儿园课程要适合幼儿能力和发展需要,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内容。 7.√。 四、简答题

1.发展适宜性课程的内涵包括:

(1)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综合性的。它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从而全面和谐地促进儿童在生理、情绪情感、社会性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 (2)发展适宜性课程建立在教师对儿童充分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对儿童的个别兴趣、个别需要和发展水平进行定期观察、记录、评估和总结,充分了解每名儿童的长处和弱点,据此为他们提供具备“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的环境和活动。发展适宜性课程应建立在充分掌握年龄适宜性和个体适宜性两个方面信息的基础之上。

(3)发展适宜性课程是一个互动学习的过程。教师应为儿童准备适宜的环境,使儿童通过对环境的积极探索,通过与周围事物、成人及同伴的相互作用而学习。幼儿的学习实质就是与环境(人和事物)互动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幼儿通过这种自发的创造性活动和广泛的参与来促进其各方面的发展。

(4)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是具体的、真实的,与儿童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学前期的基本活动是游戏,如果在游戏中能够经常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打交道,这对幼儿以后学习数字和文字等抽象符号和概念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只有现实生活与幼儿的学习相支持,才能使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

2.发展适宜性课程应为儿童提供范围更宽的发展兴趣和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其生理年龄所限定的范围。教师要努力满足那些超常儿童或落后儿童的发展需要。

幼儿教育课程的发展适宜性不是指活动和材料的难度一旦根据儿童的年龄和个体特点确定后就一成不变了,而是要随着活动的深入和发展的继续而增加难度、挑战性和复杂性,以促进儿童潜能的全面发挥。

教师也应该为儿童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而不能使他们只局限于发展适宜性课程内,因为儿童发展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应该允许并支持儿童自身发展的偏好性。

应该为儿童提供没有性别偏好的、尊重多元文化的课程,杜绝性别歧视和性别偏见,发展儿童正确的性别观念、性别角色意识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教师也应尊重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背景的儿童,为之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活动。 3.运用观察法时要求注意以下几点:

(1)要培养儿童的观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法扩大儿童的生活环境,丰富生活内容,提供各种生动有趣的观察对象,引导他们进行各种观察活动。

(2)教给儿童观察方法。儿童可以运用比较方法进行观察,这也是观察法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比较苹果和梨的异同。

(3)正确组织儿童观察。观察前要提出明确的观察目的和要求,而不是让儿童胡乱观察。观察过程中要集中儿童的注意力,以语言和手势指导观察,启发儿童用语言描述观察到的事物,并尝试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观察后要有总结性谈话,巩固儿童观察印象,形成概念。幼儿园教育教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特征性观察、比较性观察、长期系统性观察等多种。

4.采用直观形象法应注意的事项: (1)内容的选择。一般是根据教学计划选取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或重点对儿童进行直观形象化教育,使直观形象法的示范性作用更有针对性。

(2)实施要求。①直观形象法的手段可以多样化。②直观形象法的形象也可以多样化。③直观形象法要与语言法相结合。光有直观示范,还不能使其明白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等。讨论时应注意采用小组形式,为更多的儿童提供在观察基础上提高其认识的机会。④直观形象法要与行为练习相结合。要让儿童掌握所学的知识或行为,必须在行为练习中让儿童巩固,并在行为练习中将这些良好行为固化在儿童身上。

5.讨论法在儿童教育中,有着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有效提高儿童认识、情感、意志与行为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1)儿童在讨论法的教育活动中处在主体的地位,不是被动接受强行灌输的地位,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都比较高。

(2)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儿童亲自参与,他们观察、体验、感受、讨论、做结论,直到对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与理解,从而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发挥主体的作用。

(3)儿童对通过具体事物的讨论,明白行为的对和错、好与坏,提高了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在讨论中,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主动接受教育还可避免因说教过多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抵触情绪和行为。

幼儿教师 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hkw02tw881m9s3zgyu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