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冰而来。河东一带遂多狼患。
咸丰6年(1856年)夏,河洪瀑涨,定湖县古城被水吞没。 咸丰8年(1858年)8月地震,慧星见于西北。
咸丰9年(1859年)干旱无收。斗米2400文,为常年4倍。 同治2年(1863年)3月13日—4月2日,日光如黄丹。 同治3年(1864年)11月,大雪3尺。 同治6年(1867年)冬河冰封,狼极多。
同治8年(1869年)大旱,树皮草根食尽,饿死人无数,人狗相食有闻。
同治11年(1872年)大旱少收。 同治12年(1873年)大旱少收。
光绪3年(1877年)大旱至8月五谷未下种。斗米铜钱五吊(5000文)斗麦四吊五三(4300文)饿死人无数。人相食狼遍野。
郭家塔陈氏活留一人。前冯家沟冯树清一族83口人连死带走仅剩4人。
光绪4年(1878年)夏秋之交,瘟疫流行,百姓死亡甚多。 光绪5年(1879年)5月12日寅时地震。
光绪11年(1885年)军渡至河底冰封。狼患多,行人结伙携械方行。
光绪13年(1887年)大旱饥民载道。
光绪25年(1899年)孟门镇义和团民杀死企图逃行陕西的
方山天主教神甫史偕和临县天主教徒张志廉。
光绪26年(1900年)大旱,五谷不收,饿殍遍野。炊烟断绝。父子不相顾,夫妻各东西,孩子爬行而死。4月义和团活动盛行。
光绪29年(1903年)喉症流行,小儿夭亡甚多。 光绪30年(1904年)天主教传入当地。
宣统3年(1911年)辛亥革命运动爆发。中华民国成立。 民国:民国元年(1912年)男剪辫,女放脚,礼服由长袍马褂改成制服。废除保甲制。
民国3年(1914年)永宁县更名离石县,宁乡县更名中阳县。
民国8年(1919年)北京学生游行示街,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和无理决定,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很快扩大到全国。这就是“五四”运动。
民国9年(1920年)农历9月12日晚南山地震,出现房屋倒塌,人畜伤亡。
民国11年(1922年),汾军公路竣工。 民国12年(1923年)春秋大旱无收。
民国13年(1924年)春夏大旱,民饥。冬黄河冰封。两岸人踏冰来往。
民国18年(1929年)冬,碛口至孟门黄河冰封。天堑变通
途。
民国19年(1930年)闫钞贬值。兑银元20元:1元。日用品价上涨斗米换斤盐。
民国20年(1931年)春夏大旱,鼠疫流行,人不往来。 民国21年(1932年)大旱,冬黄河冰封,人畜踏冰来往。 民国22年(1933年)陕北红军地下党组在孟门一带活动做党的秘密工作。
(3)23年(1934年)年仅15岁的刘儿因给陕北红军搞枪支弹药在孟门河滩被俘。就义时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万岁!中共中央命名为“离石县出色的一颗红星星”并入烈士。
(4)民国24年(1935年)闫军在黄河东岸山头强迫民工修建明确暗堡。防陕西红军东征。3月中共吴堡县委派拓万英(李德亮)来孟门薛家坪村组建中共河东支部,书记薛丕华。发展党员90余人。本年大旱,人食树皮草根,多有饿死者。
同年底,闫防共保卫团14中队驻高家塔,16中队驻薛家坪。近1月合并迁驻南山寺。
民国25年(1936年)2月红军东渡,闫防共保卫团队,从南山寺调回离石。
5月中共河东区委在薛家坪村建立。辖1个总支和10多个支部。
民国26年(1937年)7月,日军侵我中华。抗日战争爆发。河东区委一个总支,15个支部党员300多人。
9月一次年1月,山西民族革命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南山寺办干部培训班。河东区委组织学员120多人参加。负责人王廷弼(120师民运部、政治部副部长)。
10月,二战区司令闫锡山于南山寺题“主张公道” 匾额。 10月,中共薛家坪党支部动员500多银洋,买100套军装,手枪一支,步枪4支,组成250多人的地方保卫队,后编入八路军120师文年生团。
11月,将原属中共吴堡县委的河东区委改为中共离石县四区委。
民国27年(1938年)
1月,在三交镇建立了中共中阳县第三区委员会。 2月22日,闫锡山离石县政府在县长武尚仁带领下撤出县城,经梁家山、于家沟,同年4月迁驻孟门蛤蟆塔,取安如盘石之意,广贴告示改蛤蟆塔为石安村。
中共离石县委,书记赵守恭(时任县公暑秘书)西盟总会离石分会、公道团驻西坡村。
中共中阳县工委、闫锡山中阳县政府西盟会撤出县城,移驻留誉镇,后又转移金家庄。
2月24日,离石,中阳县城同日论陷。
3月上旬,中共离石县委在薛家坪召开扩大会议,决定统一全县武装力量,成立离石县游击队,孟门薛家坪农民抗日自卫队和碛口商团武装180人编为第三大队。薛步贞任大队长,薛玉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