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1:02: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主管的原则及其意义 (3)主管的案件范围 2、管辖概述 (1)管辖的概念 (2)确立管辖原则 (3)管辖的分类和种类 3、级别管辖

(1)级别管辖概述

(2)确定级别管辖的原则

(3)各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的范围 4、地域管辖

(1)地域管辖概述 (2)一般地域管辖 (3)特殊地域管辖 (4)专属管辖 (5)协议管辖

5、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 (1)移送管辖的概念及规定 (2)指定管辖的概念及规定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主管的概念和受诉法院的确定规则。 本章重点:1.法院主管范围及其与其他组织处理民事纠纷的关系 2.主管与管辖之间的关系 3.管辖异议的条件

4.级别管辖的确定标准与法律规定 5.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和例外 6.特殊地域管辖的法律规定 7.移送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的关系 本章难点:1.法院主管 2.法院管辖

本章思考题:1.主管与管辖是何关系?确定管辖的原则应该有哪些?

2.简述管辖异议的条件和法院如何处理管辖异议。 3.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是怎样规定的?为什么这样? 4.简述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和例外规定。 5.列举四种特殊地域管辖的法律规定。 6.简述专属管辖的范围和协议管辖的条件。

教学内容: 第九章 民事诉讼当事人(4学时) 1、民事诉讼当事人概述 (1)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概念 (2)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3)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资格

(4)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更换与诉讼权利的承担 2、共同诉讼人

(1)共同诉讼人的概念及其形成 (2)必要共同诉讼 (3)普通共同诉讼 3、诉讼代表人

(1)群体诉讼与诉讼代表人概述 (2)必要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

(3)代表人的推选方法及代表人的权限 (4)普通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 (5)当事人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 4、诉讼中的第三人

(1)第三人的概念与特征 (2)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3)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内涵和外延; 本章重点:1. 民事诉讼当事人

2. 共同诉讼人 3. 第三人

本章难点:1. 民事诉讼权利能力与当事人适格问题

2. 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和普通的共同诉讼人

3.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本章思考题:1. 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哪些特点?

2.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区别有哪些? 3.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中享有哪些诉讼权利? 4. 分析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地位。 5. 诉讼代表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教学内容:第十章 诉讼代理人(4学时) 1、诉讼代理人概述 (1)诉讼代理制度沿革

(2)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和特征 2、诉讼代理人分类 (1)法定诉讼代理人 (2)委托诉讼代理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诉讼代理人制度设立的宗旨 本章重点:1.诉讼代理人的特征与种类

2.法定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 3.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

本章思考题:1、诉讼代理制度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法定诉讼代理人与当事人处于相类似的诉讼地位?

3、同一案件的双方当事人可否同时委托一个律师事务所的不同律师进行诉讼

代理?

4、在未成年人为一方当事人的案件中,其父母可否分别委托两名诉讼代理人,

同时作为该未成年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请阐明法理

教学内容: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证据(8学时) 1、诉讼证据特点与分类 (1)证据的概念 (2)证据的特征 (3)证据的分类

2、证明对象与证明责任 (1)证明对象的概念及范围 (2)无需证明对象的范围 (3)证明责任的概念和性质 (4)证明责任的分担原则 3、法院收集证据 (1)查证职责的概念

(2)法院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4、质证与认证

(1)质证的概念和特征 (2)认证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种证据的特点,明确证明责任与法院收集证据的关系 本章重点:1.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及特点

2.民事诉讼中证明的对象及无需证明的对象 3.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4.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5.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原则 6.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 本章难点:1.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 2.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3.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的分配 4.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

本章思考题1.证据的特征是什么?

2.民事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有何特点?

3.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有哪些?无需证明的事项有哪些? 4.什么是证明标准?证明标准与当事人举证有无联系?

5.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分配的理论有哪些?证明责任与主张责任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6.人民法院收集证据的范围是怎样的? 教学内容:第十二章 期间 送达(4学时) 1、期间

(1)期间概述 (2)期间的计算 (3)期日 2、送达

(1)送达方式 (2)送达效力

本章重点:1.期间、期日的概念与区别

2.期间的种类和计算

3.送达方式与送达效力

本章难点:1.期间与期日的区别 2.期间的种类和计算 本章思考题:1.简述期间的概念和种类。

2.期间是如何计算的?

3.何谓送达?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送达? 教学内容:第十三章 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4学时) 1、财产保全

(1)财产保全的概述 (2)财产保全的程序 (3)财产保全错误的赔偿 2、先予执行

(1)先予执行概述 (2)先予执行的程序

本章重点:1.财产保全的条件和措施

2.财产保全的程序

3.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本章难点:1.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

2.先予执行的条件 本章思考题:1.比较诉讼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的条件。

2.简述财产保全的范围和措施。

3.先予执行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分别是什么? 教学内容:第十四章 诉讼费用(2学时) 1、诉讼费用概述 (1)诉讼费用的概念 (2)诉讼费用的种类 2、诉讼费用负担 (1)诉讼费用的预交 (2)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

(3)诉讼费用的缓交、减交和免交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上述基本规定 本章重点:1.诉讼费用的含义。

2.诉讼费用制度的基础。

3.诉讼费用的计算方法。 4.诉讼费用的负担。

本章难点:1.诉讼费用制度的基础。

2.诉讼费用的负担。本章思考题1.诉讼费用的含义。 2.关于诉讼费用性质的几种学说。 3.简述诉讼费用制度的功能。

4.关于不同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标准。 教学内容: 第十五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4学时) 1、妨害行为

(1)妨害行为的概念 (2)妨害行为的特征 (3)妨害行为的构成 (4)妨害行为的种类

2、对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1)强制措施的概念 (2)强制措施的性质 (3)强制措施的意义

(4)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法律设置强制措施的宗旨和使用条件和方法 本章重点:1.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

2.强制措施的性质

3.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本章难点:1.妨害民事输送行为的构成

2.强制措施的种类和适用

本章思考题:1.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2.强制措施有哪些种类? 3.拘留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教学内容:第十六章 第一审普通程序(2学时) 1、第一审普通程序的启动 (1)普通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2)起诉 (3)受理

2、审理前的准备

(1)审理前准备程序的概述 (2)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3、开庭审理

(1)开庭审理概述 (2)回避

(3)开庭审理的方式

搜索更多关于: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 的文档
民事诉讼法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kfq6clpn10e609m87w9sc9l3ppgr019v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