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盘古开天地》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非常富有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生动。课文的脉络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天辟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理解生词的方法,读懂句子、读懂自然段,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与习惯,落实年级段的教学目标。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能自学字词,读通课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涉猎过如《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以及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则比较容易读懂这篇课文;神话传说故事也是很吸引学生的,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可以被激发的。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混沌、肌肤、四肢、滋润 、血液、逐渐、缓缓、一丈、辽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识字教学→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 2. 你知道什么是神话吗?
3.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伸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4. 谁来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
识字教学
1. 请大家打开书第71页,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读完后请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 相信这些词语你们也一定能读正确。猛烈、缓缓、逐渐、祖宗、宇宙、上升、气息、奔流不息、茂盛、混沌、抡起、劈开、浑浊、蹬地
4. 再来看看这些词语:黑暗、下降、一丈、四肢、肌肤、辽阔、血液、滋润、创造,自己读一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5. 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
1. 把这些字词送入到课文中,相信你们会读得更好。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能不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2. 想一想,围绕盘古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你想提什么问题? 3. 请大家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 4. “混沌”是什么意思?
5. 谁能读一读,读出这混沌的样子。我们一起读一读。 6. 那谁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这段话的意思?(昏天黑地)
7. 在盘古没有睡醒之前,这里昏天黑地,有一天,盘古醒了,改变了这个世界,让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个美丽的宇宙的?创造后,宇宙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下节课再来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神话
18、盘古开天地
创造
昏天黑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