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柬。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
-—摘编自《中国传统文化对晋商兴衰的影响》
材料二 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涤本主义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儒学和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导致两者不同的社会根源。(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9分) (3)综上所述,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中的道德伦理观?(4分) 【知识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宗教改革 【试题解析】(1)第一小问“不同”,据材料一“明清商人笃信儒家‘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信条,形成了‘重义轻利、贵理贱利’的主导思想,功利行为严格受传统道德的约束”得出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据材料一“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得出儒家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据材料二“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得出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据材料二“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得出新教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据材料二“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得出新教鼓励禁欲、节俭;第二小问“社会根源”,联系明清和宗教改革时期中国、西欧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出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勃然兴起。
(2)据材料一“在经营过程中恪守儒家‘诚实守信’的原则,个别商人如有背信弃义的事情发生,就会受到其他商人与顾客的谴责和冷落,最终被排除出局,从此无颜归故里面对父老乡亲”得出儒学财富观有利于商业中的诚信经营,据材料一“贯穿他们业务及生存之道的仍是‘以商致财,以财守本’的儒家观念,他们向往的最佳典范是‘陶朱事业’,‘修建宅院,光显门楣,是晋中商人最终的归途’”得出儒学财富观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据材料二“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得出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据材料二“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
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得出新教的财富观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从材料一可知,儒家的财富观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但诚实守信的经商原则值得称道,从材料二可知,新教的财富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忽视了道德,由此得出认识:道德伦理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坚守道德底线。 【答案】(1)不同:儒家主张重义轻利,获取财富的目的是固守本业、光宗耀祖。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获利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
根源:中国: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西方:资本主义勃然兴起。(12分)
(2)影响:儒学财富观有利于商业中的诚信经营;阻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9分)
(3)认识:道德伦理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或者阻碍作用;在经济活动中应该坚守道德底线。(4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天津第一与全国之最(部分)
1866年(清同治五年)在天津设立机器局。这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发端,也是中国北方工业的发祥地。 ①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津唐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连接大城② 市的正式铁路。这也是由天津为出发点的我国最早的一条复线铁路。 1895年,中国近代第一所公立大学——北洋西学堂(天津大学)创建。维新运动之后,天津兴办的新学,③ 已经在各通商口岸中位居第一。 1898年,清朝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天津分行为第一家华商银行。到上世纪二三十年④ 代,在津的合资银行共有7家,华资银行l8家,分行62家,居我国北方各城市银行的首位。 1902年6月17日创办于天津的《致公报》目前仍在香港出版,成为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出版时间最长的中⑤ 文日报。 1902年,袁世凯任命赵秉钧在天津筹建了中国最早现代警务系统,创办天津侦探队及天津警察学堂。⑥ 为中国现代警察制度之先河。 1906年6月2日,清政府投资围城路线线网工程完工并通车。天津是我国最早出现公交车的城市,天津⑦ 电车电灯公司是我国内陆城市中最早出现的城市公交企业。 袁世凯积极推行地方自治,天津模仿日本于1907年七八月间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地方选举——“天⑧ 津县议事会”选举。 从近代化的某个角度出发,选择上表中三条材料概括、提炼出一个主题,并用所选材料加以阐释。(要求:材料选择准确,主题明确,阐释合理。)(12分)
【知识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近代中国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试题解析】从上表可知,在中国近代,天津在经济、教育、大众传媒、政治、交通等方面引领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走在了全国的前列,由此得出材料的主题是天津的变迁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从八个材料中任选三个,分角度阐释从哪几个方面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要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材料①③⑧主题:天津的变迁引领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潮流。 阐释:①天津机器局的设立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促进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
③北洋西学堂(天津大学)创建促进了新式教育发展,培养了近代人才,有利于思想解放。 ⑧天津地方自治的尝试有利于激发民众社会参与意识,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示例二:材料①③④主题:近代化推动了天津的发展
阐释:①洋务运动的开展推动了天津近代工业的兴起,使天津逐渐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 ③新式学堂的创办使天津成为北方重要的文化中心。
④大量现代金融机构的出现为天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融资手段。 示例三:材料③⑥⑦主题:政府的政策加快了天津的近代城市建设 阐释:③清政府关注近代学堂的创办推动了天津教育事业的发展 ⑥袁世凯在天津开近代警察制度之先河推动了城市管理 ⑦清政府在交通中采用新技术有利于天津基础设施的改进。 (选取其他主题和材料组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议会传统形成后,上院的权力和地位长期高于下院。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选举权,取消上院对下院议员的提名权,但上院仍然有否决和修改下院通过的法案的权力。一直到20世纪初,上院经常利用否决权使下院通过的议案不能成为法律。1911年的议会改革在首相阿斯奎斯斗争下,上院被迫作出了让步,通过法律确立了下院的财政立法权,对于预算案上院只能搁置一个月,在其他公议案上,上院可延搁两年,但如果连续三次在下院获得通过,可以直接交由国王批准成为法律.无须经上院同意。而且这个法案明确宣布“想要用一个建立在群众基础上而不是世袭基础上的第二院去代替现在所有的上议院”。1949年颁布的议会法是l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
——《英国议会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议会改革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6分) 【知识点】英国议会改革
【试题解析】(1)由材料“1949年颁布的议会法是1911年议会法的补充,它规定只能由下院提出财政议案,上院没有修改和否决的权力,同时将上院延搁下院通过议案的时间缩减为一年”得出权力中心逐渐由上院转移到下院,以法律手段保障,材料中议会改革经历了从1832年、20世纪初、1911年、1949年几个阶段,从中可以得出议会改革长期曲折,渐渐妥协的特点。
(2)通过议会改革的特点,并结合议会改革这个时间段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及英国长期具有的议会传统等方面得出原因,从历史上来说,受历史传统的影响,从政治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从经济方面看,资本主义有了快速的发展,从思想的角度看,社会进步思潮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答案】(1)特点:权力中心逐渐由上院转移到下院;以法律手段保障;长期曲折;渐渐妥协。(9分)
(2)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历史传统的影响;进步社会思潮的推动。(6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建立在个人主义及权利基础还有人的欲望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必然会把平等原则当作不可动摇的、最高的社会关系原则。人人平等,因为人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欲望;而大家的权利和欲望都是平等的,因为都是无止境的;每个人本质上都是专制君主,都是自己生活的绝对统治者;既然是专制君主,彼此自然都是平等的……无时无处,在任何社会制
度下,无论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必然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站在社会阶梯不同梯级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社会与一切生物一样,它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这种活的功能只能借助主控与从属的等级制度才能发挥作用。等级制度基本上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中它与机体、与任何生活相适应。
——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
(1)根据材料,概括关于平等的观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实践说明上述观点。(6分) 【知识点】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 【试题解析】(1)据材料“建立在个人主义及权利基础还有人的欲望的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必然会把平等原则当作不可动摇的、最高的社会关系原则”得出平等是抽象的,据材料“在任何社会制度下,无论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必然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站在社会阶梯不同梯级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得出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不平等是由等级关系引起的。
(2)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是指启蒙思想,资产阶级的民主实践是指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人人平等,因为人人都有同等的权利和欲望;而大家的权利和欲望都是平等的,因为都是无止境的”指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材料“任何社会制度下,无论它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必然存在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站在社会阶梯不同梯级上的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与资本主义制度有不一致的地方,由此论证问题一“平等的观点”,得出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扬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但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只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
【答案】(1)观点:平等是抽象的;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不平等是由等级关系引起的。(9分)
(2)说明: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宣扬自由平等、人民主权,但是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只是资产阶级民主。(6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英军在1901年设置了关押布尔平民的集中营,荚军总司令基钦纳下令先后将13.6万名布尔人妇女、儿童和老人以及八万多黑人仆役统统从被焚毁的农场上抓走,用敞蓬货车或牛车运到一起,关进集中营。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人口密度极高,食物、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整个布尔战争期间,死在集中营内的布尔平民共有27927人,其中包括l676名老人,4177名妇女和22074名儿童。
英国妇女埃米莉·霍布豪斯为集中营的状况所震惊,她向世人揭露了集中营内的惨状,被英国政府宣布为“祖国的敌人”,立即逮捕并驱逐出境。但是她回欧洲后坚持斗争,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在野的自由党以年青的威尔士民族主义者劳合·乔治为首,猛烈抨击保守党和陆军的野蛮政策。瑞士、德国、荷兰、法国、美国派出了视察人员,欧美各国向集中营内的平民捐赠了大量物资。面对压力,英国不得不改善了集中营的状况。
——《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集中营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军集中营的影响。(7分) 【知识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试题解析】(1)据材料“集中营内实行严格而苛刻的配给制度,人口密度极高,食物、帐篷、毯子、衣服和药物奇缺,瘟疫流行,营养不良,死亡率极高,奥兰治地区白人集中营的死亡率在1901年10月曾高达40.1%。”得出集中营实行配给制;人口密度高;物资短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