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文三篇选择题及答案
班级: 姓名:
说明:必修下册第一课共三篇古文,精心编辑了三篇文言文赏析辨析选择题。后附有答案。 目录: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庖丁解牛/《庄子》
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率.尔(shuài) 长.乎尔(zhǎng) 为小相.(xiàng) B饥馑.(jǐn) 千乘.之国(shèng) 喟.然(kuì) C鼓瑟.(sè) 以俟.君子(sì) 冠.者(guàn) D哂.之(xí) 浴乎沂.(yí) 铿.尔(kēng) 2.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夹)乎大国之间 比.(比较)及三年 B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何伤.(妨害)乎 C吾与.(赞成)点也 宗庙会.(诸侯相见)同 D其言不让.(谦让) 孰.
(谁)能为之大 3.下列各句中的“如”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或知尔,则何如哉 如:假如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至于 C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至于 D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或者
4.下列句子中不是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不吾知也 C则何以哉 D毋吾以也
5.联系全文,下列哪些句子体现出了孔子的循循善诱( ) 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B吾与点也
C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D夫子哂之 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提问时,曾皙鼓瑟正近尾声,他“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生动地体现了曾皙洒脱而又知礼的形象。
B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C曾皙描绘的这幅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仪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
D听了曾皙的回答,孔子喟然长叹。这喟叹表现了孔子对曾皙志向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那种理想境界的向往。
7.下列加点字词不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 A.鼓瑟希,鏗尔 B.如会同,端章甫 ....C.风乎舞雩 D. 三子者出,曾皙后 ..
8.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因之以师旅 因:因为 C.以俟君子 俟:等待 D.鼓瑟希 鼓:弹奏? 9.“亦各言其志也”的“其”应讲作( ) A.他 B.你 C.自己 D.其中
10.下列句子中“方”的解释与例句的“方”相同的一句是( ) 例句:方六七十
A.有朋自远方来 B.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D.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D.哂shěn。
2. A比,等到。答案: A 3 .C如:或者。答案: C 4. A为状语后置句。 5. C 6 .B.“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不妥,应是“用移情入景,以景抒情”的方法,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惠风和畅的理想蓝图。 7. A 8.B (“因”应为“接着”) 9.C 10.B
二、《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衅钟(xìn) 数罟(cù ɡǔ) 忖度(cǔn duó) 彼恶知之(è) ......B.供养(ɡōnɡ) 便嬖(biàn bì) 赴愬(sù) 弃甲曳兵(yè) .....C.商贾(ɡǔ) 饿莩(piǎo) 放辟(pì) 邪侈(chǐ) .....D.赡养(zhān) 衣帛(yì) 庠序(xiánɡ) 孝悌(t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D.①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②莅中国而抚四夷 ..3.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御:抵御,
——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B.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适宜 ——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只羊去替换牛,难怪百姓要说我吝啬哩。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
——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 D.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独:难道。
——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施于禽兽,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4.释词、译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抑:难道。 ——难道您要拿起武器,危害您的臣下和士兵,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B.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见:看见。见:
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您不愿广施恩泽。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 ——尊奉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5.与“甚矣,汝之不惠”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C.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D.若是其甚与? 6.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作榜样。 B.对曰:将以衅钟 衅:通“釁”,取牲血涂钟行祭。 C.无以,则王乎? 以:通“已”,止。 D.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路途。 E.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7.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因:就、随之。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侈:奢侈。
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制: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赡:足。 8.通假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已:通“矣”,语气助词。
B.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罔:通“”,张以伺,犹言陷害。 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黑白相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