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13:38: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六大城市群(要记住完整名称):

以纽约为中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芝加哥为中心的北美五大湖沿岸城市群 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城市群

以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四大人口稠密区中只有南亚没有世界著名城市群)

我国四大城市群: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城市群形成条件:

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自然条件

②社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密集 ③交通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沿江靠海,“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冲积平原,气候湿润,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

专题21 城市化

·城市化:

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的过程

·城市化主要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②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③出现城市群; 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都在加快,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于发达国家,但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依然比发展中国家高。)

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 郊区化 人口迁移方向 中心城区人口向城市郊区迁移 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加之郊区大量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市区人口减少,郊区人口增加,城市总人口增加; 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用地,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发达国家“烂心树”,发展中国家“烂皮树”) 逆城市化 大城市人口向中小城市或乡村迁移 结果 大城市人口减少,中小城市和乡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加; 大城市面积不变,中小城市和乡村非农业用地扩大。 9

原因 市区人口过度密集,导致环境恶化,人们为追求舒适的生活条件;城区改造,原来的居住地都被改为商业、公用设置用地,主要新建的住宅都位于城市边缘的郊区。P54 大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拜托城市的喧嚣,青睐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生活闲适的乡村地区;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乡差距小;交通越来越便利。P55 ·城市问题: 对策 ★①转变单一的经济增长方式; 空气污染、水污染、★②发展“绿色GDP”; 环境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 噪音污染、垃圾污染 ③治理污染; ④积极发展卫星城将人口疏散 道路增长的速度跟①积极发展公共交通; 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交通问题 不上车辆增长的速②积极发展“绿色交通”; 频发 度 ③积极发展轨道交通 低收入者和流动人口①行住房制度改革;旧城改造 居住问题 城市生活成本上升 居住条件恶化 ②建设廉租房、平价房 ①提高就业率; 治安问题、失业、贫就业竞争激烈、收社会问题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富分化、种族隔离 入差距加大 ③通过经济手段缩小收入差距 表现 成因 第七篇 产业区位与分布

专题22 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条件: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气候:制约大区域范围农业产业带布局的主导因素 热量条件——决定农作物的品种、熟制和生长期

东北: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一年两熟;珠江三角洲:一年三熟 水分条件——决定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方式

(湿润地区适合种植业和林业,干旱地区只能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的绿洲自然

可发展灌溉农业)

因素 地形:平原地区是理想的农耕区,山地一般适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 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宜不同的农作物

(江南丘陵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四川盆地紫色土适宜稻谷) 水源

科学技术水平: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达地区机械化农业,落后地区粗放农

业)、减轻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约束(喷灌、滴灌技术克服干旱环境,温室技术克服低温环境等)

社会 市场需求:引导农业生产的类型(农产品的结构)、规模和布局(如城郊农业的

同心圆布局) 经济

交通运输:对产品需要保鲜的农业来说应该尽量布局于交通便捷的地方,农产品因素

基地应该布局在靠近交通干道或枢纽的地方。

劳动力:素质和数量 国家政策

美国乳畜带(美国东北部的一个专业农业带)的区位条件:

①纬度较高,降水丰富,气候湿冷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却利于牧草生长

10

②河湖众多,地形破碎,土壤贫瘠,不适宜种植粮食,比较适宜畜牧业 ③接近北美的两大城市群,拥有巨大消费市场 ④农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⑤铁路、公路和航空,交通运输发达 ⑥牧民为欧洲后裔,畜牧业经验丰富

丹麦农业区位变化(P65) 畜牧业—种植业—乳牛畜牧业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重要):(P66分布图) 农业地域类型 分布范围 生产特点 (重要,记忆) ①生产规模小, 小农经营; ①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充②产品商品率低; 足;②土壤肥沃; ③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③平原和丘陵低山广布; 水平低;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④劳动密集型农业,劳⑤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动集约化程度高; 富。 ⑤单位面积产量高,精耕细作 (主要是降水少) 多数地区年降水量超过机械化程度不高; 250mm,但水资源并不丰产品商品率低 富 既有干旱、半干旱地区①围栏放牧; (美国、澳大利亚),也②经营规模大; 有湿润地区(新西兰、阿③专业化程度高; 根廷) ④商品化程度高 区位条件 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少 ①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除外,墨累—达令盆地东水西调) ②地形平坦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大 游牧;自给自足 逐水草而流动 (种植业和畜牧业混合;谷物生产和牲畜饲养) ①生产规模大; ②机械化水平高; ③专业化水平高; ④商品化程度高 主要农产品 水田农业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区(温带、亚热带、热带季风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各国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干旱地区; 我国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的部分地区 北美东部温带、亚热带地区; 西欧、中欧; 澳大利亚东南和西南部 粮食作物:水稻; (经济作物:油菜; 水果:柑橘) 旱作农业 小麦;棉花;大豆;高粱;玉米 花生;甜菜 乳产品; 肉产品 牧场畜牧业 游牧畜牧业 骆驼、牛、羊 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 北美(玉米、小麦、牛)、 西欧(谷物、乳牛) 澳(小麦、绵羊) 冬季作物(小麦、大麦)、抗旱耐热经济作物(油橄榄、无花果、葡萄、柑橘) 橡胶、咖啡、可可、热带水果 地中海型农业 世界所有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湿润 生产规模小; 机械化程度低 热带种植园农业 热带地区; 我国海南省、云南省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等 终年高温多雨 大种植园式农场; 商品化程度很高 11

1.产品品种多,生产周期短,商品率高。

2.形成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相结合的营销体系,生产效率高。 3.在布局上往往呈环状结构。

城郊农业——根据市场因素兴起的农业,具有三大特点:

城郊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必需的农副产品:

蔬菜、肉、蛋、乳、禽、水产、果品、花卉等农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

近郊:奶牛、花卉、蔬菜 近郊外围:棉花、蔬菜、奶牛 远郊:商品粮、商品棉

现代农业的特点:

劳动生产率高、科技含量高、商品率高、能源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友好、产品质量高 (现代农业有很多种具体类型,例如“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

12

搜索更多关于: 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 的文档
上海高中地理第二册知识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5qti8i70q4qfr01784a35m4y31ezc0157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