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方法栏目编辑赵永锋山塘水库智能化养殖技术要点
山塘水库智能化养殖是集智能、高效、环保于一体的精养方式,智能化养殖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环保先行、资源集约高效为理念,更好地为渔业养殖提质增效,为渔民创收。现将技术要点概括如下,供参考。
一、养殖条件
1.山塘水库的选择
应选择面积在30~100亩,平均水深在10米左右的山塘,可作为精养塘。要求交通便利,电力配套,库区植被好,无矿山水土流失,源头无厂矿污染,水源充足,能排能灌最佳。
2.清库工作
清整库底,填平坑沟,清除库内杂物,便于捕鱼下网。做好防洪逃鱼设施,涵洞口、出水溢洪道用钢筋栏栅扎牢,同时也要做好进水口、引水渠拦物设施。彻底消毒,在正常库内水位线用生石灰75千克/亩带水彻底消毒杀菌,同时清除捕杀库内凶猛鱼、杂鱼和敌害生物。
二、养殖技术1.鱼种放养
(1)鱼种来源:一是山塘水库自行培育优质鱼种,采用浮动式网箱培育,网箱四周架成60~80厘米宽的简易走道,供人行走、投饵管理,网箱规格为6米×6米×3米、6米×12米×3米,网目为1厘米,网目规格大小的确定以不逃鱼为原则,从夏花苗培育成冬片大规格鱼种,并做好草鱼疫苗接种工作。二是外调苗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2)投放大规格鱼种:山塘水库面积大,水位深,放养规格宜大不宜小,要求草鱼规格150克/在江苏东台地区,池塘水域面积30~210亩、池塘水深1.8米左右、水体盐度3.0~4.0、pH值8.3~9.0的条件下,投放个体大小为55~109克/尾的异育银鲫鱼种,放养数量密度在1564~1868尾/亩、重量密度为95~197千克/亩,并套养一定量的鲢鳙的精养鲫鱼模式,经过180~210天的养殖,11个池塘的增重量为585~884千克/亩,平均为(755±89)千克/亩,取得很好的异育银鲫
尾以上,鲢、鳙、三角鲂规格100克/尾以上,还有鲤鱼、黄金鲫规格50克/尾以上。
(3)确定主养品种,合理搭配多品种混养比例:主养品种选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草鱼生长快,可选择作为主养品种并搭配滤食性鲢鳙,混养鲤鱼、鲫鱼、三角鲂等品种。
(4)合理投放数量,促进增产增收:根据不同山塘水库条件,确定不同放养量。按产量1500千克/亩计算,要求草鱼、鲢、鳙出塘规格1.5千克/尾,鲤鱼、三角鲂出塘规格1千克/尾以上,成活率以90%~95%计算,需要投放草鱼苗种700~800尾/亩、鲢鳙苗种150~200尾/亩、鲤鱼苗100尾/亩、黄金鲫50尾/亩、三角鲂50尾/亩等,亩投放鱼种数量为1050~1200尾。
2.投饵管理
采用投饵机定点进行投喂,根据鱼不同生长阶段需求的营养,合理配制适口颗粒浮料。投饵采用“四定”投喂方法,即定质:不投喂发霉、池塘精养的养殖效益,这个养殖模式值得在沿海地区推广。
22
2018.5
变质的饵料,确保饵料质量;定量: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2%~5%,根据鱼体大小、摄食情况,投量充足,喂饱为主;定时:依据天气阴晴、水温高低的情况,掌握每天投喂次数,水温15~20℃、投饵1次/天,水温20~25℃、投饵2次/天,水温25~30℃、投饵3次/天;定位:饵料投喂要有固定位置,建立饲料台安置投饵机投喂,尽量让库里大多数鱼能养成定位摄食的习惯。
3.鱼病综合防治
首先是苗种放养前,打开水库涵洞排干水,彻底曝晒或带水用生石灰均匀泼洒,以杀灭塘中有害生物和病原体。其次投放苗种时对草鱼注射种,顺手放入3%盐水中浸泡消毒10分钟,防止疫苗针眼感染带病入塘。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可保证草鱼成活率达到90%以上,确保增产增收。再次,食场周围定期用聚维酮碘或生石灰水泼洒消毒杀菌,定期用敌百虫或硫酸铜挂袋可预防寄生虫病,平时内服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三黄散、黄氏多糖,可预防细菌性烂鳃病。若发现鱼病,准确诊断、对症下药、疗程要足、有效治疗。最后加强巡塘,在盛夏初秋季节,建立夜间值班制度,防止缺氧突发事件发生。
三、运用现代渔业机械新技术
1.引进安装水产养殖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
24小时实时监测溶氧、水温变化以及停电、溶氧过低并及时报警。通过连接手机智能遥控远程控制系统,自动开启投饵机、增氧机,监测养殖池的水温、溶氧等水质情况,查看塘内鱼的摄食、活动情况。一切操作全在手机完成,实现了传统渔业手工操作转向智能自动化操作。
2.投饵机的使用
山塘水库以30亩水面安置投饵机一台,根据需要设定不同投饵时间、控制投喂速度、投射面积。机械投饵代替手工投饵,减少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
3.增氧机的使用
山塘水库高密度养殖,一旦遇到恶劣天气,极易发生缺氧泛塘事件,给养殖户造成致命的打击。有了增氧机,就多一把保护伞,另外平时科学使用增氧机,提升库里水质,增强鱼体质,提高免疫力,降低鱼病发生概率。
4.吊机捕鱼新技术的应用
技术与方法栏目编辑赵永锋在食场下面安置好吊鱼的网箱,网箱规格为12米×12米×4米,网目为5厘米,平时把网沉入水中,若需要捕鱼时,先投饵诱鱼群进入鱼网水面,根据需要捕鱼量,到达一定数量时,突然将网箱吊起来,捕大留小。这种先进的捕鱼技术,省工、省力、省时,而且解决了山塘水库捕鱼难的问题。
5.使用吊机、电子秤提高装载效率
通过遥控器,指挥吊杆上的吊机移动到塘边,挂上电子秤,再挂上装满鱼的桶,只要3人就可以完成吊鱼、过秤、装车的工作。
四、养殖效益
福建大田洪琦渠山塘水库面积63亩,水源充足、有电力配套、移动网络4G信号。2016年底安装一个观测100米范围360度旋转高清监控,安置水质监测仪器1台、投饵机2台、增氧机3台。连接手机和电视,在手机上智能设置:投饵机投喂时间、数量、自动开启,查看水质、监测溶氧、水温数据变化,溶氧低于3毫克/升,自动开启增氧机调节水质,增加溶氧量。2017年1月12日投放苗种1200尾/亩(其中草鱼种800尾/亩、规格6~8尾/千克),在10-12月捕获商品鱼1530千克/亩,产值1.836万元/亩,扣除饲料、鱼种、药物、附属设施、电费等费用1.176万元/亩,纯收入0.66万元/亩,比传统养殖增产31%,节能增效26%。平时在家里看视频观察鱼摄食活动等情况,及时进行饲料投喂量的增减,更加高效便捷管理。
五、结论
综上所述,经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达到水产养殖的智能化、实时化、精准化监测和控制,是新时代水产养殖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现阶段物联网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急需科研人员的深入研究和摸索,以及渔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引导,智能化养殖技术才能趋于成熟,更好地促进水产养殖和物联网技术的高效融合。
福建大田县湖美乡水产技术推广站林长全
电话18950909376
邮编366105
2018.5
23
“老三病、出血病”疫苗,同时将注射好疫苗的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