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20:40: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科普阅读理解〗

30.(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白玉敏、唐楠楠等,原文有删改)

豆腐是一种营养丰富、物美价廉、风味独特、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大豆蛋白制品。 制作过程的操作如下: 黄豆、 豆渣 水浸 凝固剂 磨豆 过筛 煮浆 点浆 压制 豆腐 “点浆”是制作豆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什么凝固剂能使豆浆变成豆腐呢?这是因为豆浆中的蛋白质微粒能吸附带同种电荷的离子,使蛋白质微粒之间相互排斥,聚不到一块儿,凝固剂可“消除”所带电荷,使蛋白质微粒凝聚。

常用的凝固剂有盐卤、石膏和葡萄糖酸内酯。用盐卤(主要成分氯化镁)作凝固剂的豆腐风味独特,弹性好,但制作较难,产量低。用石膏(主要成分硫酸钙)作凝固剂的豆腐,产量较盐卤豆腐高,但豆腐中含未溶解的石膏小颗粒,使豆腐有涩味。用葡萄糖酸内酯(C6H10O6)作凝固剂的豆腐称为内酯豆腐,这种豆腐品质较好,保存时间长,但质地偏软,不适合煎炒。与传统盐卤豆腐和石膏豆腐相比,内酯豆腐可更好地保留大豆中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可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和老年性痴呆症。

人们为了提高大豆中蛋白质的利用率,不断优化传统的生产工艺。近年来,研究人员研制了“全营养豆腐”制作的新工艺。豆腐中的营养成分、出品率、蛋白质利用率等都是评价豆腐生产工艺的重要指标。其中出品率是指豆腐的质量与原料大豆质量的百分比。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是:

蛋白质利用率 = 豆腐样品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原料大豆中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100% × 出品率×

泔水

研究人员以东北大豆为原料,通过大量实验寻找“全营养豆腐”最佳生产条件。下图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全营养豆腐”的出品率与蛋白质含量随“点浆”温度的变化关系。下表是在最佳生产条件下,“全营养豆腐”和普通豆腐的品质对比。

指标测定(%) 出品率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利用率 水分 脂肪 粗纤维 普通豆腐 202 6.52 36.35 86 2.593 0.21 全营养豆腐 422 6.41 74.66 86 2.927 0.63 蛋白质含量/% 出品率/%

点浆温度/℃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制作过程中,利用过滤原理的操作是_____。 (2)“点浆”的原理是_____。

(3)依据上图,可得出“全营养豆腐”的最佳“点浆”温度为80℃,其原因是_____。 (4)对比上表数据,结合蛋白质利用率的计算公式,说明“全营养豆腐”制作工艺能

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原因是_____。

(5)下列关于豆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豆腐是人们饮食中蛋白质的来源之一 B.内酯豆腐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高于盐卤豆腐 C.“全营养豆腐”比普通豆腐粗纤维含量高 D.为营养均衡,食用豆腐时尽量搭配蔬菜

〖生产实际分析〗

31.(3分)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氨气属于_____(填序号)。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氧化物

(2)在高温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由氨气获得氢气,其反应类型与水电解制氢气相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_。 (3)尿素【CO(NH2)2】可以制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物分子种类

氢原子 碳原子

催化剂 生成物分子种类

氮原子 氧原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2.(3分)氧化锌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添加剂,广泛应用于药膏、阻燃剂等产品的生产中。

由锌灰(主要成分是Zn)生产活性ZnO的部分生产流程如下:

锌灰 混合

溶液A 多步处理

过量稀硫酸

固体B 过滤池 ZnSO4 溶液

Na2SO4溶液

酸浸槽

反应槽 多步处理 滤渣 2 3 ZnO Zn2(OH)CO

(1)酸浸槽中,Zn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混合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 (3)固体B的成分可能是_____。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3.(5分)小明模拟旅游时汽车穿越山洞的情境,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规则:当汽车上的物质与山洞中的物质能发生反应时,汽车才能载着原物质进入下一个山洞。山洞中可供选择的物质有:稀硫酸、碳酸钠、氧化铁、氢氧化钠、镁、二氧化碳。

山洞3 山洞2 山洞1 汽车

(1)若汽车上的物质是盐酸。 ①山洞1中的物质是单质,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②山洞2中的物质与盐酸反应后,溶液呈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山洞3中的物质可以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

(2)若汽车上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山洞1中的物质为氧化物,则山洞2、3中的物质

是_____,山洞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基本实验〗 34.(5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实验室制取氧气 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A中药品若为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 (3)B中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操作是

_____。

35.(5分)实验室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1)步骤①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中过滤器的制作

①溶解

②过滤

③_____

a 如右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

(3)步骤③的名称是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4)在上述粗盐提纯的过程中,利用到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有_____(答一条即可)。

A B C

36.(2分)为了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设计并进

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该现象能证明盐酸和氢氧 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__。

37.(3分)以铁、铜、铝为例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下列实验用品:

铁丝、铜丝、铝丝、铝块、电池、小灯泡、酒精灯、火柴、镊子等。 (1)将铝块拉成丝、砸成片,说明铝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2)同学们要测试金属铜的导电性,可选取铜丝、电池和_____。

(3)证明铝比铁的导热性强。分别在长度和直径都相同的铝丝和铁丝的一端各

滴上一滴石蜡,……,观察到铝丝上石蜡比铁丝上的石蜡先熔化,说明铝 的导热性比铁强。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

〖实验原理分析〗

38.(5分)利用表中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1 ①甲的试管中放入少量MnO2,滴管中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乙、丙中各放入一小块白磷,依次加入适量的80℃的水。白磷均不燃烧 ②打开K1、K2,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入试管中,观察到乙中白磷不燃烧,丙中白磷燃烧 ③一段时间后,丙中导管内液面上升 (1)实验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对比乙和丙中的实验现象,说出本

实验欲探究的燃烧条件是_____。

(2)实验1:步骤③的现象说明装置内压强减小,压强减小的原因是_____。 (3)实验2: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打开K1,乙中的现象是_____。

实验2 ①关闭K1,打开K2,甲的试管中充满CO2,滴管中放入浓NaOH溶液;乙试管中放入足量的铁粉,丙中放入约半试管的稀盐酸 ②将浓NaOH溶液滴入甲试管中,一段时间后,打开K1 稀盐酸 滴有酚酞溶液的

氢氧化钠溶液

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1gp5fqwl9lpyv23wwc1symv1jox5007a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