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1)
一、自学内容:“南北气温的差异”(P31—P34)
二、自学目标:1、通过阅读气温图,记住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 2、记住温度带的划分
3、了解气温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四、自学过程:
读地图册15页上半部分北京和广州冬夏的比较图,在同一时间,北京和广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差异。 任务一:
1.读31页图2.13《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思考并回答: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南京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北京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漠河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由南向北越来越_______。
②我国在1月漠河镇和海口市的气温相差_______℃,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______。
③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说明了气温__________。
④影响我国冬季气温这样分布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地图册14页上部分的文字材料回答)
⑤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0℃等温线东部大致穿过________—__________一线,观察此线在_________ (地形区)发生突然变化,试分析原因。___ 2.读图2.14《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思考:
①从图中读出海口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南京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北京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漠河的平均气温是_______℃; ②我国7月漠河镇与海口市气温相差_____℃。
③与1月气温分布特点相比,7月等温线分布的疏密程度_________,我国七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____℃,这说明我国夏季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32页阅读材料《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回答问题: ①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②号称“三大火炉”的是、、,“火洲”是。
任务二:
4、读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读图回答: ①在图中找出我国自北向南划分5个温度带,依次是、、 、、、在我国西南部还有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②我国的温度带划分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观察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它与1月__℃等温线基本一致,通过___________一线。
④我们的家乡赤峰所属__________带
5、结合教材34页活动2,说说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字条1反映的是不同的温度带对的影响。 字条2反映的是不同的温度带对的影响。 字条3反映的是不同的温度带对的影响。 请补充一条:
五、建构知网
差异 南北气温 冬——温差(北寒南暖) 夏——温差(普遍高温)
的差异 原因:因素和因素 温度带:
六、学效检测
§2.2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1)学效检测
一、选择题
1.造成我国南北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 B.经度 C.地形 D.地势 2.南京位于什么温度带(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热带 3.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漠河 B 青藏高原 C 新疆北部 D 帕米尔高原
4.冬季,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已装满了他一路上不得不脱下暂时穿不着的衣服.此人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5.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
A 帕米尔高原 B新疆北部 C青藏高原 D漠河 6.关于我国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区 B青藏高原是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区 C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D我国夏季气温南北差别大 7.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
A.南北气温差别很大B.秦岭—淮河—线约为20℃等温线的分布线 C.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D.7月平均气温大多在30℃以上
8.下列各组省(区)中,均位于亚热带的是( )
A.台湾、海南、江西、安徽 B.云南、西藏、浙江、河南 C.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D.贵州、湖南、湖北、江西 9.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是( )
A.台湾火烧寮 B.喜马拉雅山南坡C.海南岛五指山 D.吐鲁番盆地 二、填空题
1、我国冬季气温特点、夏季南北气温特点
2、划分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 三、连线分析题
A东北平原 ①香蕉 a一年一熟 B黄河中下游地区 ②苹果 b一年两熟 C长江中下游地区 ③柑橘 c一年三熟 D海南岛 ④大豆 d两年三熟
§2.2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2)
自学目标
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
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
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自学过程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2.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在 ;降水最少的地方在。
3.一个地方与的对比关系,反映了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若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该地为地区。我国分为区、区、区和区四个干湿地区。 独立自学完成
4.读P35图2.16《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观察:
(1)读出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托克逊年降水量。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或规律:
年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是从向递减; 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东西,南北。
(2)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地方
(3)用彩色笔描出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13)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穿过山脉和 _河.
5.读P36图2.17《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 (1)干湿地区:依据气候的,我国可以划分为地区、 地区、地区、地区。
2)记忆下列内容: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分布,不同地区植被,年间水量特点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 植被 年降水量>800 mm 湿润地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