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基础会计》历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说明:1.试卷代号:2003;
2.适用专业及层次:电子商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
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和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3.资料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会计凭证?其有何作用?有哪些种类?
答: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正确地填制、合法地取得和严格地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循环的初始环节,也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对于完成会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及时、正确地反映经济业务完成情况;(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3)加强经济监督,控制经济运行。会计凭证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填制程序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7.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者的区别何在?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是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任即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和债务。权责发生澍基础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收付实现制基础要求,凡是当期收到和支付的现金,都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人利润表;凡是当期没有实际收到和付出现金,都不记录本期收入和费用。 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在于对收入、费用人账时间的确认不一样。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2017年6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平行登记?其要点是什么?
答:所谓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平行登记的要点有:(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 17.财务报表的种类有哪些?
答: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由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财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向。对企业而言,可按照以下不同的标准将财务报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1)按经济内容分类。按财务报表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情况、现金流动情况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2)按编报时间分类。按财务报表编报时间的不同,可分为中报和年报。中报,即中期报表,是在年度中间的某一时期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中期报表涵盖的时间短于一个会计年度,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年报,即年度报表,是在年末编制的,按年度反映企业年末财务状况和年度内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一般而言,月报要求简明扼要,及时反映;年报要求揭示完整,反映全面;而季报和半年报在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方面,则介于两者之间。
(3)按编制主体分类。按财务报表编制主体,可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这种划分是在企业对外单位进行投资情况下,基于特殊财务关系而形成的。个别财务报表是指投资企业或接受投资企业编制的,只反映投资企业或接受投资企业本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是指投资企业在对外投资占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
1
权)的情况下,根据本企业和被投资企业的个别财务报表编制的,反映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动情况的财务报表。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是既有内在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类账户。二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所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2)作用不同。总分类账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分类账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分类账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是对有关总账的补充,起着辅助和补充说明作用。 17.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八项要求:
(1)客观性要求。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相关性要求。是指企业提供约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3)明晰性要求。明晰性要求实质上是要实现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即企业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要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可比性要求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两方面要求。
(5)实质重于形式要求。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6)重要性要求。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报告方式。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单独报告,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重点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和报告手续,合并反映。
(7)谨慎性要求。是指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选择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要求合理核算和报告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8)及时性要求。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利用。
2016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会计凭证?其有何作用?
答: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 (1)能够及时、正确反映经济业务完成情况,为会计核算提供可靠资料;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单位内部控制; (3)加强会计监督,控制经济运行。
17.什么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各单位根据国家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结合本单位经营管理和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而制定的旨在规范单位内部会计管理活动的制度和办法。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内部牵制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会计分析制度。
2016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记账凭证?如何审核记账凭证?
答: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及有关资料,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凭证。记账凭证审核的内容包括有:
2
(1)内容是否真实
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与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相同、金额是否相等。 (2)会计科目和金额是否正确
审核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包括一级科目、明细科目)对应关系是否清晰、金额是否正确。
(3)项目是否齐全
记账凭证中的项目是否填制完整,日期、凭证编号、附件张数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全;摘要是否清楚。
17.我国会计法律规范分为哪几个层次?各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行政法规、会计准则(制度)三个层次。
(1)会计法是调整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一切会计法规的母法,在会计法体系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和最高的层次,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的依据和指导一切会计工作的准绳,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
(2)会计行政管理法规,包括会计行政法规、地方性会计法规和会计规章。
(3)会计制度按会计主体不同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非企业会计制度两大类,前者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后者规范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另外,会计准则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的规范。
2015年7月试题及答案
16.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2)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登记总分类账户与登记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是相同的。
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增减变动的总括情况,提供总括核算资料;明细分类账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增减变动的详细情况,提供某一方面的详细核算资料,有些明细分类账还可以提供实物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2)作用不同。总分类账提供的经济指标,是明细分类账资料的综合,对所属明细分类账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账是对有关总账的补充,起着辅助和补充说明作用。综上所述,二者关系密切,在设置明细分类账时,一定要考虑二者之间这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特征。 (3)明细账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总账是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或科目汇总表登记的。 17.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其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权责发生制又称为应收应付制或应计制,是指以是否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发生支付现金的责任即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以及债权和债务。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收付实现制又称为现收现付制或现金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它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来确认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
2015年1月试题及答案
16.什么是平行登记?其要点是什么?
答:所谓平行登记,就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其所属的有关明细账户中进行明细登记。
平行登记的要点有:(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依据相同;(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方向一致;(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金额相等。 17.财务报表的种类有哪些?
答:不同性质的会计主体,由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其财务报表的种类也不尽相向。对企业而言,可按照以下不同的标准将财务报表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1)按经济内容分类。按财务报表反映内容的不同,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静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报表,如资产负债表;动态报表是指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情况、现金流动情况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情况的报表,如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