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要点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8 20:59: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五章 对关系和结构的描述

一、描述关系的五种观点 (1)语义学: 联想的意义

(2)词法学: 如何使用特定语言中的词语来表达关系的概念描述。

(3)结构: 分析资源之间的关联、排列、邻近或连接的模式 (通常忽略它们的原因)。 (4)架构:强调关系组成部分的数量和抽象级别,它们一起表征其复杂性。

(5)实施层面的观点:如何以特定符号和语法实现关系,以及在某些技术环境中将关系排列和存储的方式。 二、三种广义的语义关系 (1)包含关系

①种类包含:is-a, is-a-type-of, subsetis-a-type-of, subset

②部分-整体关系包含:部件-对象、成员-集合、部分-质量、材料-对象、地点-区域、特征-活动、阶段-活动

③拓扑、位置、时间包含:is-in,the Vatican City > is-in > Italy (2)归属关系:为特定的资源断定或分配其属性的值

注意属性与值的区别,如color: attribute, green: value属性有时可以包含多个判断,有多种表达方式,可以用于表达另外的关系。

(3)拥有关系:表面上和部分-整体关系相似,但没有后者中“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意思。 ①在机构组织系统里尤其重要,所有权,控制,责任及相关的转让,均是这些系统支持的交互活动的基本部分。

②同时隐含持续时间和持续力,有时难于从惯常处所和做法来区分关系。 三、本体和分类法

(1)分类法可以捕捉到在某个范畴的种类包含关系的系统,但还有很多种关系。其他类型的关系,都在表述着这个范畴的知识,对了解这个范畴或者多个范畴相关的资源或活动都有帮助。 (2)本体是众多的关系组成的网络可以创建出一种资源。关于视图,显示出它也具备一种分类法作为自身概念的展台。本体在某些组织系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信息密集的系统,其资源的范围和规模需要一套全面而受控的描述词表。 四、词汇关系的种类

(1)下位关系和上位关系,这可对应种类包含关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转喻关系,这可对应部分-全部关系。 (3)同义关系,绝对同义或者命题同义。 (4)多义关系,具备多种含义。 (5)反义关系,严格的双分反义词对。 五、叙词表对叙词关系的表达

(1)叙词表是一项参考性工作,根据语义与词汇的关系组织词语,被专业人士用于描述资源。 (2)不同的范畴和主题领域都有各自的叙词表。

(3)在叙词表中,通常用宽含义(BT)和窄含义(NT)来表述上位和下位的种类包含关系。 六、结构元数据

以数据库或文档的概要模式,描述信息资源的种类,也可能包括组成部分的包含和归属关系的语法细节。可用于描述数据库表格间的关系,图书章节的关系或库存管理系统的各部分关系。

七、语义网和关联数据

1.语义网在2001年提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自动工具和人类分享和处理。

(1)XML的应用,包括RDF和OWL,使得网络更加语义化和网络资源关系更加显性化。 (2)Wikepedia,就是利用语义注释的模版鼓励用户以内容编码格式创建信息。 2.“关联数据”运动是语义网的延伸,将网络架构的基本原则以更好的语义条目来重建。 八、资源描述和获取

1.前提:在线目录在编制文献书目关系上做得并不好,原因在于目录显示的设计和目录记录中信息组织的局限性。即使是MARC记录,内含的数据也不能被重复使用和重新排列。 2.RDA

(1)作为新一代的编目规则,希望将不相连的资源描述链接起来,呈现完整而相连的关于著作,作者,出版物,出版商和主题的数据。 (2)利用RDF来揭示和存储书目资料中的关系。

(3)将图书馆数据变得更广泛在线和可用,同时也希望利用语义网的分布特性,使得本身更具影响力。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六章 描述资源的类和类型

一、为什么分类以及怎样分类

1.定义:类别是指被同样对待的事物或抽象实体构成的类、集合或组。 2.原因:

①感知、交流、分析、预测、分类或试图使经验有意义时, 都涉及到类别。所有人类语言和文化将物理和经验的 \世界\分成类别。

②类别是应用先验知识的认知和语言模型,创造和使用类别是必要的人类活动;类别使我们能够根据相似性和不相似性将事物彼此关联。 3.怎样分类

①人们认识到世界中的结构,然后创建类别。

②通过强化结构来体现世界的意义,哪些事物应该放在一起是结果,而不是分类的原因。 二、4种基本类别及其联系和区别

1.文化类别: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然人认知能力,它是作为非正式和正式组织系统的基础。 2.个人类别:倾向于在我们的个人活动中自发增长。

3.机构类别:符合公司、政府和其他目标企业内部和之间正式协调配合的需要。 ①明确创建和使用,最常见的是用于许多人相互协调。

②在抽象和信息密集型领域中创建,其中需要明确和精确类别来规范和系统化活动,实现信息共享和重用,并降低交易成本。

③不是描述世界本来的样子,而是通过赋予比文化类别更正式和专制的语义模型定义类别进而改变或控制世界。

4.计算类别:由计算机程序创建,用于信息检索,机器学习,预测分析和其他应用。 5.联系

①文化、个人、计算机和机构类别的概念有效地区分了创建类别的主要过程和目的。 ②这些类别描述了物体、事件、设置、内部体验、物理定向,实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经验的许多其他方面。 6.区别

①融合、冲突和相互重组,不是将它们视为具有精确的边界,而是分类活动、方法上的区域。 ②个人类别和机构类别基于文化类别而形成。文化类别倾向于描述日常经验和积累的文化知识。 ③文化类别的学习没有明确指导,主要是受照顾孩子的人的影响,它们与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语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言习得和语言使用有关。

④个人类别与文化类别不同:一是个别类别有时具有想象力或隐喻基础,对创造他们的人而言是有意义的,但可能会扭曲或误解文化类别。其次,个人类别通常是专门的或综合的文化类别,可以捕捉特定的经历或个人历史。

⑤机构类别与个人类别不同,因为它需要大量努力来协调现个体类别之间的不匹配,体现了在正式制度体系中丧失了的有用的工作或语境知识。机构分类工作必须克服文化类别的模糊性和不一致性,因为前者必须经常符合更严格的逻辑标准,以支持推理和符合法律要求。 三、七个主要原则

1.枚举:有限或可数集合中的任何资源都可以被该事实视为类别成员。 该原则也称为扩展定义,集合的成员称为扩展项。 2.单个属性:

①资源的任何单个属性都可以用于创建类别。最容易使用是内在的静态属性,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属性。天然或制造物体的组成材料是可用于描述物理资源的内在和静态属性。

②用于为组织系统创建类别的最有用的单一属性是那些被正式分配,客观可测量和有序的,或与已建立的文化类别相关联的属性。 3.多个属性和等级

①多级类别系统。当使用相同的资源属性序列来布置组织系统中的所有资源时,这创建了逻辑等级结构。

②资源子集的不同属性。每个资源都针对每个属性进行评估。

③必要和充分的属性。一组大型的资源并不总需要许多属性和类别来组织。某些类型的类别可以只用一些基本属性来精确定义。

4.家族相似性:使用统计而不是逻辑方式对属性进行分类,以得出要分类的资源和类别的其他成员之间的相似性或相似性的一些量度。使用它们在复合或集成的方式来确定相似性。 5. 相似性:成为分类的有用机制的前提是必须明确相似性度量的方法。 基于特征或基于属性、基于几何、基于队列(alignment-based)、变换

6. 基于理论的类别:以适合使特定分类合理的理论或形式组织事物,避免家庭相似性或相对于可见属性的相似性将导致不同的类别分配。

7.基于目标的类别组织并处理资源以达到目标。类别是由某个特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目标导出或导出的。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七章 按照类别类分资源

一、Classification的涵义

1.作为名词,分类法或分类表,是一种类别系统,即根据预先确定的一组原则对类别进行排序,并用于组织资源集合。

2.作为动词,是以系统化方式将资源分进设置好的类别系统(通常是机构类别)的活动。 二、分类法与标签的区别

1.分类法按照原则和系统化的方式实现,是精确、可靠的,效地满足机构和商业性目的。 2.标签利用资源的任何属性和词汇来描述该资源,不管该资源之间的差异,从而构建一个类目系统。也可以称为社会分类法。

3.大众分类法,用于描述特定网站或应用的标签集合

4.标签分类法:用户或社区建立原则来管理标签,旨在以一种使标签更加系统化的新词。 三、分类表的排列形式

1.枚举式:一种明确将所有可能分配资源的类别列举的分类方表。

2.层级式:当所有的资源属性以一种固定的次序考虑,每种构成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等级的分类方案。

3.字母或有序化:认为这些组织原则是创建隐式或潜在的分类系统,在该类别仅在需要时生成。 4. 分面分类(分析-综合法):最常见的类型的方面是枚举(互斥的);布尔(是或否);分级或分类(逻辑控制);和频谱(一系列数值)。 四、分类法的原则

1. 原则镶嵌在分类表中:文献保障、科学保障、用户或使用保障。

2. 按照类别类分资源的原则:唯一性,重新开发和遵循一套详细且通常比较主观的规则。 3. 分类法维护的原则:在开始定义时构建多余的逻辑空间,图书馆分类法使用命名或编码方案创建新的子,信息系统分类方案也能预估文档或数据库方案的演化。 五、世界三大分类法的概况

1.杜威十进分类法:分为10个大类,涵盖整个知识领域。每个大类可以进一步分为10个子类,每个子类再包括10个部分。分类号码基本上采用层累制,有时也采用小数顺序制。

2. 国际际十进分类法:欧洲第一部文献分类表,最早提出概念分析和组配原则。UDC 多语种、多版本、类目详细、组配灵活、标引能力强,能适用于成册文献的分类和排架,也能满足单篇文献的分类要求。

搜索更多关于: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要点 的文档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7df3hmv25nrap1rg1l036aw5tvqk00xrl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