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向湿法炼锌的电解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可生成CuCl沉淀除去Cl—,降低对电解的影响,反应原理如下: Cu(s)+Cu2+(aq)Cl—(aq)+Cu+(aq)
2Cu+(aq) ΔH1=a kJ·mol-1 CuCl(s) ΔH2=b kJ·mol-1
实验测得电解液pH对溶液中残留c(Cl—)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电解液中加入稀硫酸,有利于Cl-的去除 B.溶液pH越大,Ksp(CuCl)增大
C.反应达到平衡增大c(Cu2+),c(Cl—)减小 D.1/2 Cu(s)+ 1/2 Cu2+(aq)+Cl—(aq)
CuCl(s) ΔH=(a+2b) kJ·mol-1
2.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来制备无水AlCl3(已知:无水AlCl3遇水能迅速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锰
B.装置②、③中的试剂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点燃④处酒精灯之前需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D.球形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只有处理尾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C.可用SiO2作半导体材料
B.浓H2SO4可用作干燥剂 D.NaHCO3可用作焙制糕点
4.莲花清瘟胶囊对新冠肺炎轻症状患者有显著疗效,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的分子式为C17H14O4 B.Q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都共面
C.1mol绿原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放出1molCO2 D.H、Q、W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显色反应
5.为纪念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地球上本身存在的自然元素,只有少数元素是人工合成的 B.118号元素Og位于第七周期0族
C.同主族元素的单质熔、沸点自上而下减小(不包括0族) D.IIIB族元素种类最多
6.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叙述正确的是
A.X分子只存在2个手性碳原子 B.X分子能发生氧化、取代、消去反应 C.X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1 mol 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
7.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0Hl8O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既属于醇类又属于烯烃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60 g乙酸分子中所含共价键的数目为 8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Cl3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
C.高温下,1mol 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的目为3 NA D.将1molCl2通入水中,所得溶液中HCl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 9.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A.Cl2通入Na2CO3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NaHS溶液中
10.某黄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Fe2+、Fe3+、Cl﹣、SO42﹣、CO32﹣等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和离子的水解)。某同学为了确定其组分,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Fe3+)一定为0.2 mol?L﹣1 B.c(Cl﹣)至少为0.2 mol?L﹣1
C.Na+'、SO42﹣一定存在,NH4+一定不存在 D.Na+、Fe2+可能存在,CO32﹣一定不存在
1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常见古诗文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古诗文 项 《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烈,能蚀五金,A 强水为氢氟酸 其水甚强,惟玻璃可盛。” 《诗经·大雅·绵》:“堇茶如饴。”郑玄笺:“其所生菜,虽有B 糖类均有甜昧 性苦者,甘如饴也。” 铁合金的硬度比纯铁《梦溪笔谈》中对宝剑的记载:“古人以剂钢为刃, 柔铁为C 的大,熔点比纯铁的茎干,不尔则多断折。” 高 《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是真硝石也。 化学知识 D 利用焰色反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