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四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当人体免疫功能过高时,会发生的疾病是( ) A.艾滋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详解】
免疫的功能包括自身稳定(清除体内衰老的、死亡的或损伤的细胞)、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如肿瘤细胞),当免疫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疾病;例如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时,对进入人体内的某些药物和食物会发生过敏反应,当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时人体会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人体可能会发生肿瘤。选项中艾滋病和肺结核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肝癌的致病因素复杂,可能与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过低有关,B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防御感染、自身稳定、免疫监视,以及免疫功能异常时的表现。 2.如图表示细胞的几种生理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B.过敏反应
C.肺结核
D.肝癌
A.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 C.③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
B.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
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过程表示细胞生长,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
A、①过程细胞数目不变,细胞体积由小变大,因此①表示细胞的生长过程,正确;
B、③过程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所以通过③形成了不同的组织,正确;
C、③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而不是导致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错误;
D、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②表示细胞分裂,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正确。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特点。 3.下列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碘液的是 A.观察酵母菌
C.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在实验中常常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来验证淀粉是否存在。
(2)细胞核中含有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所以常用碘液对细胞进行染色。【详解】
观察酵母菌细胞、洋葱内表皮细胞为了便于观察细胞核,就要用碘液染色。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用到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淀粉是否被唾液淀粉酶消化。而观察鸡卵的结果不需要碘液。故选D。 【点睛】
了解碘液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表示高倍目镜的是( )
B.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D.观察鸡卵的结构
A.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B.② C.③ D.④
观图可知: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①②有螺纹为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
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据此解答。 【详解】
由分析可知:;①②有螺纹为物镜,物镜倍数越小,镜头越短,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倍数越小,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所以表示高倍目镜的是③,C正确。 【点睛】
此题考查了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物镜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5.肝炎患者怕吃油腻食物的主要原因是( ) A.油腻食物气味太大 B.从小养成的习惯 C.体内脂肪过多
D.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肪消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大消化腺有肝脏、胰腺和唾液腺,小腺体包括胃腺和肠腺.其中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能将比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如果肝脏出现问题,胆汁的分泌量就会减少,将直接影响脂肪的消化,所以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考点: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免疫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皮肤的屏障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第一道是皮肤、黏膜,第二道是吞噬细胞和体内的杀菌物质,这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是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 【详解】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正确。 C. 皮肤的屏障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正确。
D、口服抗生素是依赖药物对抗病原体起效,并非由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产生的抗体杀死病原体,因此不属于人体免疫,错误。 故选:D。
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D.口服抗生素消灭体内病原体
【点睛】
掌握人体的三道防线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7.下列是生物生殖和发育有关的示意图,其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完全变态发育 B.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可以引进优良品种,缩短繁育周期 C.丙图中的胎儿所需的营养直接由[a]羊水提供 D.图中四类生物的生殖都是有性生殖 【答案】B 【解析】
图甲所示生物与图丁的发育过程相同,都是变态发育,A错误;
图乙所示的繁殖方式是嫁接,能保持接穗的优良性状,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B正确;
丙图中的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错误; 甲、丙、丁都属于有性生殖,乙属于无性生殖,D错误。
8.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甲~丁四项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甲: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等动物体内检测到DDT 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 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丁: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生物圈中的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这种关联性表现在方方面面。如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黄河作为河流生态系统,源自西部源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河水奔流东区,滋润着沿途的农田生态系统,养育着亿万人口和其他生物。它们沿途还形成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最终携带者陆地上的土壤和其他物质,融入海洋生态系统。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乙: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说明生态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丙: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便于蒲公英的繁殖,不能属于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