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6 18:29:5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黑板、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节的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 一 课 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1、默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并完成形近字组词练习 2、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北京的春节总共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时间 时间 腊月初八

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3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腊月初九至 腊月二十二 腊月二十三 过了二十三 除夕 正月初一 初六 元宵 正月十九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意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过小年,放鞭炮,吃糖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春节结束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 四、理清文章脉络

1、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 2、交流:

五、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1、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1、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2、交流: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1)写腊八节,作者抓住了哪些事详写?怎样写的?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2)除夕。这一段围绕哪句话来写?(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除夕的热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除夕的热闹?

14

(3)正月初一。作者写正月初一从哪一方面来写?怎么写的?用了什么方法?(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4)元宵。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元宵节?(看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五、课文的略写部分是哪些部分? 六、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引导学生经过讨论懂得 七、讲解课后习题

1、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部分读一读,再联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过春节的。感兴趣的,可以简单写一写。 八、学习“阅读链接” 7藏戏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传奇、咆哮、旷野、吉祥、柔顺、象征、妖魔、恐怖、一无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赞叹不已、身无分文、两面三刀、别无所求、随心所欲”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完了《北京的春节》,在上新课之前,我想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 1、《北京的春节》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文章写了从腊月初旬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突出了哪三次高潮?文章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文章有五种体裁: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抒情散文、应用文。本单元的全是什么文?说明文有几种说明方法,谁记得?

4、同学们可以看看第六课,第六课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哪些地方用了这些方法? 二、学习新课

1、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2、齐读课文,思考: 3、交流:

4、课文的第1至3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如果老师说1-3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5、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6、藏戏是怎样形成的?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7、藏戏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三、比较学习 1、《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 目

《北京的春节》 15

《藏戏》 内 容 表达顺序 表达方法 表达语言 节日风俗 时间顺序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比喻、排比、比喻、反问、排比、象征、夸张、有详有略 有详有略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2、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板书设计】 8各具特色的民居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

对比阅读两篇短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2、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3、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4、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1、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2、齐读课文。

3、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4、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傣家竹楼特点:

5、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6、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1、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的了解。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2、交流: 四、小结:

1、放映各种民居的投影片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非常有特点的民居,我想请同学们在课后以一种民居的口吻做一个自我介绍,要求说出民居的特点。

16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mcu92ff88n6j4879hw6x2111f20r00bcv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