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修辞 手法 含义及作用 用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 韦庄的《菩萨蛮》“垆边人 似比喻 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 月,皓腕凝霜雪”,写尽 了江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 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 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 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当作物来描写或把甲物当作乙 物“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 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 例句及分析 比拟 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 者深,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 迫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 事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 眼;表现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合断魂”一词写粉蝶 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 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1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 达借代 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 瘦。”(李清照《如梦令》) 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 词中用“绿”和“红”两种 颜 本体。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 2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
含蓄 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夸张 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 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 以夸张手法,一气贯注,写 出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人 的心情 杜甫诗《咏怀古迹五首(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组句 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 近对偶 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 含蓄 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 留青冢向黄昏”,上句写昭 君离开汉室,下句写死后身 葬青冢不得归故土,对仗工 整,写出了昭君一生的不幸 、曲、申 遭遇 贺铸《青玉案》:“若问闲愁 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设问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 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 化主题,令人回味 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以设问 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 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 形象 苏轼《定风波》:“谁怕? 一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疋的意思。 反问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蓑烟雨任平生。”使用反问 句式,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 怀、抱负 包括通过音近造成双重语意的 双关 谐音双关和别有弦外之音的语 刘禹锡《竹枝词一首(其)》: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 3
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训练
乂双关两种形式,诗人的目的是 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 与“情”同音,以天气的晴 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的有 情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 “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指 饮无管弦。”(白居易《琵琶 互文 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 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 行》)“主人下马客在船”的 意思是“主人客人一起下 马,主人客人又一起上船”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 叠词 般指含有重叠子的词。作 用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 叠词 强调作用 声慢》)这七组叠词在内容上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词人自己 遭受不幸后的精神状态。在 声律上急促跳动,铿锵有韵, 有节奏感 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巧妙 列锦 地排列在起,构成生动可感的 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 2?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 致远《天净沙秋思》)九组名 词组合,但见一片萧疏景象
表达 方式 特征及分类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