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效益与收入; D.情感管理与提供舞台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 AC
A. 间接性; B. 目的性; C. 概括性; D. 形象性;
4、 意义学习的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 ) ABD
A.先行组织者; B.呈现学习材料; C.产生上位学习; D.形成知识系统
5、 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 BD A.外表; B.社会身份; C.自信; D.自我观念
9、 大学教师常用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有( ) ABCD
A.学会倾诉自己的压力和情绪; B.主动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C.参加体育锻炼; D.保持一种以上的爱好
10、 大学生过高评价自我有哪些原因( ) ABC
A.在家人的帮助下生活一帆风顺; B.好胜心过于强烈;
C.思想偏激; D.自我认识从消极方面入手
12、 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 AD
A.心理满足与激励; B.物质奖励与激励; C.精神嘉奖与激励; D.行为强化与激励
14、 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ABCD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 B.道德情感比较消极; 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 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
15、 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BCD
A.制度性原则; B.务实及可行性原则; C.稳定性及适应性原则; D.底线原则
16、 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 ACD
A.构建意义; B.构建程序; C.构建原则; D.构建的具体指标
17、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自身原因有( ) ABCD
A.天性的游戏倾向; B.自制力不足; C.对性缺乏科学的认识; D.个性特征
20、 吉尔福特认为,个体的智力活动表现为哪几种思维形态?( ) BD A.形象思维; B.聚合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21、 大学生的一般人际关系包括( ) ABCD
A.师生关系; B.同学关系; C.社会实践关系; D.网络人际关系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7
3、 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错
7、 在大学生品德研究范围上,主要将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社会公德与家庭美德、个人道德素质。 对 8、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
9、 教师威信的发展和维护,关键在于教师本身的自我塑造。 对
10、 大学教师的首要角色是学术研究者 对
18、 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已基本定型,可塑性很少。 错
19、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 对
大学心理学 6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9、C
A.具体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图形思维
18、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心理咨询理论是( )C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学习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19、属于大学教师职业特征的是( )A
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B.教师劳动的高难度;C.教师劳动的高强度;D.教师劳动的学术性
34、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 )A
A.释意; B.澄清; C.提问; D.具体化
35、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 )B
A.共情技术; B.情感反应技术; C.具体化; D.澄清技术
36、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的表达其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的技术是指( )C
A.共情技术; B.立即性技术; C.具体化; D.内容反应
39、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亚当斯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8
2、 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ABC
A.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B.连续性与阶段性; C.个体的差异性; D.平衡性
4、 发现式教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意义上,主要指( ) ABCD A.有助于学后长时记忆; B.有助于智力的发展;
C.容易获得成就感的满足; D.有助于以后的独立求知与研究
5、 意义学习的三个特点是( ) ABC
A.揭示知识的意义,并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 B.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的过程;
C.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人为的联系; D.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6、 大学生社会知觉的途径主要有( ) ABCD
A.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 B.对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言、等进行人际知觉; C.通过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的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等由此产生的行为知觉来进行角色知觉; D.通过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知觉来进行自我知觉
8、 关于心理健康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有( ) ABCD A.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B.表示心理健康工作;
C.是一门学科; D.以上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9、 大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包括( ) ABCD
A.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B.教师劳动的创造性;C.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D.教师劳动的长效性
10、 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 BC
A. 天地万物皆在心理之中; B.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C.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D. 心理是神灵所集;
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调试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 BC A.文化氛围与心理调试; B.校园物质环境与心理调试; C.校园精神环境与心理调试; D.校园制度环境与心理调试
15、 大学生的品德教育就是要回归现实生活,要从现实出发,( ) ABD A.贴近现实; B.贴近生活; C.贴近课堂; D.贴近大学生
17、 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 ) BCD A.职业生涯的决定; B.帮助学生自我了解;
C.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 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 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错
2、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对
19
5、 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对
7、 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错
8、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对
10、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科,这是教师首要的基本心理素质 对
15、 韦纳的自我归因理论试图寻求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而卡芬顿的自我价值论(self-worth theory)重在解释学生为什么缺乏学习动机的问题。 对
17、 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 对
20、 “头脑风暴法”有助于促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
大学心理学 7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23、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 )D A.投射作用; B.否定作用; C.升华作用; D.补偿作用
30、提出比较概括、广泛的问题,对回答内容不做严格限制的技术属于什么技术?( )D A.具体化技术; B.内容反应技术; C.封闭式提问; D.开放式提问
36、公平理论的提出者是( )D
A.马斯洛; B.赫茨伯格; C.弗鲁姆; D.亚当斯
38、弗鲁姆提出的期望理论指出,激发力量主要是由以下二因素组成( )D A.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 B.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C.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 D.目标效价与期望值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7、 从性格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包括( ) ABCD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理智特征; D.性格的情绪特征
1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辅导的实务指导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 ) ACD A.自我了解; B.职业生涯的发展与决定;
C.获取有关职业的知识; D.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16、 需要层次理论包括( ) AD
A.生理需要; B.物质需要; C.精神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