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风景区:指风景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的规模和游览条件,经
县级以上政府审定命名、划定范围,供人们游览、观赏、休息或进
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2、风景区资源:指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
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是构成风景环境的基本要素,是风景区产生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 3、景观(3,11,13三个出一个):景:以自然环境为主的客观世界所表现出来的
形象信息。观:形象信息通过人的感官产生的实在感受或产生的联想、情感。景观:包括客观世界的形象信息和主观世界的感受。
4、风景容量:各种风景地区与旅游设施的最大容量又称合理容量。
5、旅游需求:指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上,将被游客购买的商品和旅游服务
的总量。
6、世界遗产:由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组织的,由各缔约国政府申请依据《保
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第二条规定,经过严格的考核和审批程序,呗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物,遗址,建筑,自然景观或其结合体。
7、旅游资源:凡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
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均称为旅游资源。
8、游人容量:在维持景观稳定,保证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
源的限度内,一定规划单位内所能容纳的游人容量。
9、旅游区:以一、两个风景区为主体,联系其他风景游览景区,组成在地域上
并不连片,但交通联系方便,旅游设施配套,旅游管理协调,有相对独立的旅游服务体系的地域。
10、自然保护区:是指国家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自
然地带的环境和生态系统、珍贵稀有动植物栖息地、珍稀的植物群落、具有特殊意义的自然历史遗迹地区和重要的水源地等,划出界限并加以特殊保护的区域。(法定概念)
11、景点:由若干相互联系的景物所构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并具有审
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位。
12、景群:由若干相互关联的景点构成的群落或群体。
13、景区:风景区规划中,根据景源类型、景观特征或游赏需求而划分的一定用
地范围,包含有较多的景物和景点或若干景群,形成相对独立的分区
特征。
第一次作业
1、风景区和旅游区的区别与联系 (1)相同点:a.都是以一定的风景资源为依托 b.都可以开展一定的旅游活动; (2)不同点:
范围不同:风景区范围确定,一旦划定后具有法律效力,要立桩标
明区界,而旅游区范围不确定,无明显边界。
主管部门不同:风景名胜区由建设部主管,旅游区由旅游局主管。主管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 称谓各异。有些地方由于其资源的特殊性和丰富性,被授予不止一名称。
规划内容不同:风景区是在保护与利用好风景资源的前提下,进行
开发活动,是保护性规划。旅游区规划:为发展旅游事业,提高旅游经济收入提供依据,是个开发规划。
2、风景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联系与区别 (1)范畴不同,旅游资源>风景资源。
(2)风景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而一部分旅游资源是要被消耗的,像垂钓、
狩猎等
3、风景资源的分类
自然景观(1)天景(2)地景(3)水景(4)生景 人文景观(1)园景(2)建筑(3)胜迹(4)风俗
4、风景资源定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5、风景资源定量评价表
(1) 景源价值(70-80%)欣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保健价值、游憩
价值
(2) 环境水平(10-20 % )生态特征、环境质量、设施状况、监护管理 (3) 利用条件 (5 % )交通通讯、食宿接待、客源市场、运营管理 (4) 规模范围 (5 % )面积、体量、空间、容量
6、风景资源评估的学派有哪些?
专家学派;经验学派;认知学派;心理物理学派
第二次作业
1、风景区按景观类型分为哪几种 (1)以山景取胜的风景区 (2)以水景取胜的风景区
(3)山水结合、交相辉映的风景区 (4)以历史古迹为主的风景区 (5)休疗养胜地 (6)近代革命胜地
(7)自然保护区中的游览区
(8)因现代工程建设而成的风景名胜区 2、如何进行风景区评价
(1)天然山水的景观效果:观赏性 (2)交通食宿条件的方便程度 (3)文物古迹的历史价值 (4)旅行游览的容纳规模
(5)自然植物的质量优劣:生态性 (6)国内外的声誉高低 (7)对外交通的利用可能性 (8)四季气候的适宜程度
3、山岳风景资源的利用价值是多少? 4、佛教四大名山:
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 中国四大道教名山:
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江西龙虎山 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5、关于山体高度风景科学和地貌学的标准有何不同? 地貌学:绝对海拔高度
5000米以上:极高山;3500-5000米: 高山;1000-3500米:中山; 500-1000米:低山;500米以下:丘陵。 风景科学: 在2公里宽范围内,相对高度变化。
超过1000米:风景高山;350-1000米:风景中山;150-350米: 风景低山
6、丹露地貌,卡斯特地貌
丹霞地貌:发育于中上、白垩系,红色陆相砂砾岩的地层中、由流水侵蚀、溶
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7、从哪些方面来评价洞穴风景资源 8、如何进行洞穴风景资源 9、瀑布的风景价值何在?
给人以强烈的感受从审美价值分析情景交融完美;给人的熏陶,使人有一种 强烈的崇高感,人静水流以人为安逸,待水之劳
第三次作业
1、风景容量的计算公式
风景资源设施面积(m2)/单位规模指标(m2/人)*周转率 单位规模指标=风景资源设施面积(m2)/风景容量(人)*周转率 2、风景区的人口组成
旅游人口 住宿旅游人口 流动人口 当日旅游人口 休疗养人口
服务人口 直接服务人口 常住人口 间接服务人口 职工家属及非城镇人(非劳动人口)
3、风景区规划的工作步骤
资源调查阶段 编制规划阶段 总体规划方案决策 管理实施规划的编制 4、风景资源阶段需要搜集的基础资料有哪些? (1)测量资料 (2) 自然与资源资料
(3)人文与经济条件(4)设施与基础工程条件 土地与其他资料 5、风景区开发利用条件需要调查哪些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