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HY800-N离心机结构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9:27:5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八章 计量控制与技术安全

8.1 计量控制 8.1.1 计量器的选择

为了达到最佳的生产状态,离心机的使用离不开计量控制。现在使用的计量器有很多,有静态预增稠器、曲筛、旋流器。

若固体具有沉淀特性,且工厂内允许有空间安装静态预增调器,则为最简单的方式,采用静态预增稠器。

曲筛的工作原理是稀薄的悬浮液用泵送至曲筛的一端,由此而产生的离心力将一部分液体经滤筛分离出去。剩下的已预增调的悬浮液从曲筛另端流入离心机。

旋流器是利用离心力的影响将固体从流体中分离出去。料液底部已增调的物料直接流人离心机。同时,清液则经上部溢流排出。

氯化钠时具有沉淀的特性,选用静态预增稠器,如图所示(8-1)

图8-1 静态预增稠器

8.1.2 工作原理

当离心机卸出的氯化钠太重时,即脱水量没达到要求时,经重量感应器检测出来,然后转化为电信号,电流减小,调节阀门,使得进入离心机的悬浮液少一些,溢出的氯化钠进入缓冲罐,再经搅拌器均匀搅拌,送至漏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当离心机卸出的氯化钠太轻时,即没有达到生产的要求,机器没有达到正常的运转,经重量感应器检测出来,然后转化为电信号,进一步电流放大,调节阀门,使得进入离心机的悬浮液多一些,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第章 绪论

8.2 技术安全 8.2.1 基本要求

离心机转鼓的强度计算应符合JB/T8105使用范围所界定的规定。

离心机的结构及各零、部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按规定条件制造、安装、贮运和使用时,不得对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和造成伤害。

离心机应保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运行安全可靠,并且操作维护方便。 操作人员可能触及的离心机所有外露转动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或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在操作人员遵守操作规程的条件下,安全防护装置应确保人身的安全。

防护装置应便于安装和拆卸,防护装置的网眼或与被防护物体表面的距离应保证人身不会触及被防护物体。

防护装置的刚度应保证任何一个人触及防护装置时不会使防护装置产生变形或位移,导致防护罩触及被防护物体。

外露和旋转零、部件的外表面不应有尖棱、尖角、毛刺等。

单人难以搬运的离心机零、部件,除非其本身形状适合于吊装,否则均应设有明显的吊环、吊耳或吊装螺栓等,或者标有明显的起吊位置。带包装箱的离心机,包装箱上也应有明显的起吊位置标志。

重要的易松动联接部位应有可靠的防松装置。

8.2.2 噪声与振动

离心机的噪声限值应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测定方法应符合GB10894的规定。

离心机的振动限值应符合相应产品技术条件标准所规定的要求。测定方法应符合GB10895的规定。

8.2.3 液压与气动系统

离心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3766的有关规定。 离心机气动系统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7963的有关规定。 离心机液压、气动系统的控制装置动作应安全、灵敏、可靠。 离心机的液压和气动系统必须有限压和限位装置。

8.2.4 密闭防爆要求

处于密闭、易燃、易爆环境或潮湿环境下工作的离心机,应符合密闭、防燃、防爆、防湿等有关标准或法规的要求。

处于密闭、易燃、易爆环境或潮湿环境下工作的离心机,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II

8.2.5 温升

离心机有关部位的温升值应符合相应产品标准的规定。

8.2.6 材料要求

离心机转鼓和主轴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并应有供应方的材料质量证明书。离心机制造单位应按该证明书对材料进行验收,必要时应进行复验。

制造离心机主要零件的材料允许以性能相同或较优的材料代用,但必须经设计部门同意。

用于医药、食品工业的离心机,与物料接触的零、部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医药、食品卫生标准的规定。

8.2.7 热处理

离心机重要铸件和锻件(如转鼓、转鼓底、机座等)应进行消除内应力或改善金相组织的处理。奥氏体不锈钢铸件和锻件和锻件应根据具体类别及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热处理。

重要的焊接件(如转鼓的筒体),应根据材质、结构和图样技术要求决定是否进行焊后热处理或相应的消除残余内应力措施。

完整版请联系QQ1838449412

III

第章 绪论

第九章 专题讨论

9.1 概述

轴制造工艺可从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三方面考虑。

为了提高加工质量,应采用合理的工艺方法,并要研究加工过程中各种工艺因素对质量影响的规律,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制造工艺中的经济性是与质量、生产率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问题,在给定的生产对象和技术要求的条件下,选择什么工艺方法和设备,需要通过经济分析或论证加以确定。常用的制造工艺如下:

1.毛坯准备。包括毛坯选择,毛坯准备加工(校直、切断、平端面和钻中心孔等)。 2.粗车外圆。粗车外圆时,常以中心孔定位。通常,所选用的车床功率应大,精度要求稍低些。

3.精加工外圆。车削加工,可达到3级精度,光洁度为▽4~▽6。 4.铣键槽、切螺纹或钻孔。 5.热处理。

6.检验。一般要求的轴由生产工人检验。要求较高的轴由检验员检验,以保证加工质量。

近年来,由于对轴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日益广泛地采用光整加工方法。主要有:高光结度磨削;超精加工;双轮珩磨;研磨;抛光;滚压加工等。

9.2 毛坯的准备加工

轴的毛坯主要是根据生产批量和结构尺寸来决定。一般采用轧制的棒料、冷拉钢及锻件等。用铸件、焊接件的情况较少。

在单件或成批生产中,制造中小直径的轴,以及在大量生产中制造小直径的轴,多采用棒料作毛坯。用棒料制造光轴,可以保证最少的机械加工余量。阶梯轴的毛坯通常是自由锻件或模锻件。

毛坯在进行机械加工前,首先要进行准备加工。其目的在于保证工件具有良好的加工条件,准备加工时的辅助定位基准。准备加工一般是在备料车间或工段进行。

9.3 粗车外圆

圆柱面是轴的重要组成表面。它的粗加工、半精加工均需用车削完成。甚至某些圆柱表面的精加工也采用精车达到。因此,车外圆是轴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粗车外圆表面要切去大部分余量,一般可达到6~8级精度及▽3~▽4光洁度,所以对粗车来说,主要是要求高生产率,而精度和光洁度则需在半精车工序及磨削工序中达到。外圆表面

4

搜索更多关于: HY800-N离心机结构设计 的文档
HY800-N离心机结构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6y9a2jshm9s4tl8l1ek_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