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考生物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0讲 课后分层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4 13:35: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比知识你海纳百川,比能力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心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沛,综上所述,高考这场比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利。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分钟 满分:100分)

1.下列有关叶绿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可生成ATP

B.经黑暗处理后叶肉细胞内淀粉等被输出消耗,此时叶绿体内不含糖类 C.叶绿体中与光反应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内膜上 D.叶绿体产生O2和线粒体产生H2O均在生物膜上进行

解析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只有在光下才能发生光反应生成ATP,黑暗中叶绿体不产生ATP,A错误;叶绿体中的DNA、RNA含有脱氧核糖或者核糖,B错误;在叶绿体中与光反应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叶绿体产生O2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线粒体产生H2O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 答案 D

2.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能被还原剂还原成无色,从叶绿体中分离出类囊体,置于2,6-二氯酚靛酚溶液中,对其进行光照,发现溶液变成无色,并有O2释放。此实验证明( ) A.光合作用在类囊体上进行

B.光合作用产物O2中的氧元素来自CO2 C.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D.光合作用与叶绿体基质无关

解析 依据题中信息判断,光照后溶液变成无色,说明有还原剂产生,有O2释放,说明该过程有O2产生;而类囊体是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进行的场所,故该实验说明光反应能产生还原剂和O2。 答案 C

3.如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表示O2,④表示CO2

B.暗反应中,CO2首先与C5结合生成C3,然后被还原为(CH2O) C.C3的还原过程中,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只有② D.增加光照强度,C3的含量将减少

解析 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阶段,这一阶段中产生[H](即NADPH)、ATP和氧气,因此,①表示氧气,④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与C5反应的CO2,A正确;CO2先与C5反应生成C3,然后C3在光反应阶段提供的ATP和[H]的参与下被还原成(CH2O),B正确、C错误;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H]增多,则在暗反应阶段有更多的C3被还原,故增加光照强度,C3含量减少,D正确。 答案 C

4.实验发现将叶绿体从叶肉细胞中分离出来,破坏其外膜,仍然可以在光下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有机物、放出氧气。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主要位于叶绿体内膜和基质中 B.叶绿体内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外膜是全透的,起保护作用 C.光合作用必须在叶绿体中才能进行 D.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色素仅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A错误;叶绿体内膜和外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叶绿素在光反应中吸收和转化光能,叶绿素被破坏,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答案 D

5.如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膜结构为叶绿体内膜

B.A侧为叶绿体基质,其中含有少量DNA

C.甲表示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高的是叶绿素a D.图示过程为光反应,该过程不需酶的催化

解析 分析图示过程可知,该生理过程为光反应,场所为类囊体薄膜,A项错误。光反应生成的ATP进入叶绿体基质参与暗反应,故A侧为叶绿体基质,叶绿体基质中含有少量DNA,B项正确。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胡萝卜素,C项错误。光反应过程需要酶的参与,D项错误。 答案 B

6.(2016·海南海口检测)光合作用的产物中,氧气、葡萄糖中的碳、葡萄糖中的氢、葡萄糖中的氧依次来自( )

①二氧化碳 ②气孔直接吸收 ③水的光解 ④叶绿素的分解 A.①②④③ C.③①③①

B.③①②④ D.①③①③

解析 氧气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生成,来源于水的光解,即来源于③;光合作用的原料包括二氧化碳和水,因此葡萄糖中的碳来源于二氧化碳,即来源于①;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只有水中含有氢元素,因此葡萄糖中的氢来源于水,即来源于③;由于原料水在光解时产生[H]和氧气,即水中的氧均以氧气的形式扩散到叶绿体外,因此葡萄糖中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即来源于①。 答案 C

7.(2016·哈尔滨第二次测试)根据下图回答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之间的关系问题:

甲图

乙图

(1)甲图B所示产生[H]的场所是________;甲图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关系是________;能使该植物叶肉细胞内有机物的质量增加的是甲图中的________(填写字母)。

(2)乙图①是________结构,其上分布着________能完成对光能的吸收等;②是氧气,可参与的反应及阶段是________。

解析 (1)甲图B中,只有线粒体进行气体交换,说明此时细胞只进行细胞呼吸,有氧呼吸的一、二阶段均产生[H],此时产生[H]的场所就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甲图C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刚好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甲图D的叶绿体不仅利用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细胞的有机物质量将会增加。(2)乙图①中进行光反应,对应的结构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类囊体薄膜上有光合色素,能够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氧气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反应生成水。

答案 (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D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或基粒) 光合色素(或色素)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8.图1表示大豆叶肉细胞内的部分代谢,①~④表示不同过程。为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研究小组将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罩中,在不同光照强度(单位:klx)下,8小时后测得玻璃罩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是本实验的________变量,各实验组中需提供________的温度条件以保证相关酶的活性且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中大豆根部细胞内可发生图1中________过程(填数字);实验中大豆叶肉细胞完成②过程需要①过程提供ATP和________。

(3)实验8小时后光照强度为0.2 klx的玻璃罩内的CO2浓度与实验起始相比增加,这种变化表明大豆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速率。

(4)为进一步探究大豆光合作用的适宜光照强度,还需在光照强度________范围内设置若干实验组继续进行实验。

高考生物人教版全国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3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0讲 课后分层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4ph7ckjf4n7xz5eecp3x5if1klmb00b1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