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泰兴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4月考前预测试卷
2019.04.22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在下列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真的哲人,大智慧的人,在面对世界时是并不吃力的,相反的,倒是 得心应手。谁能像他那样用微笑来面对丑恶?而这微笑,只是轻微的一丝,不易察觉地掠过他的脸,便如炎阳照雪,那些丑陋悄然 ,而那些涂抹得完美厚实的凶恶,也就狼狈地 了。
A.轻松自如 溶化 原形毕露 B.轻车熟路 融化 穷形尽相 C.轻松自如 融化 原形毕露 D.轻车熟路 溶化 穷形尽相
C、轻松自如:是指做事或活动不感到有负担。 轻车熟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 溶化:固体在液体中化开。
融化,指冰或者是雪由于温度或者是太阳光的照射使它化成水。 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
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2.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拔出萝卜带出泥 B.好了伤疤忘了痛 C.各人自扫门前雪 D.干打雷不下雨
C
拔出萝卜带出泥:事情办得不圆满,引起别的麻烦。比喻
好了伤疤忘了痛:疤痕愈合以后就忘记了伤病时的疼痛,过上了舒心的日子就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不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比喻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借代 干打雷不下雨: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动。比喻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随着传统实体店的式微,用互联网的思维做实体零售的新零售模式将异军突起。
B.“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纵使赵士程待她千般好,但改嫁后的唐琬心里始终牵挂的还是表哥陆游。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中。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如果我们都像最初相见时那么自然真诚该多好啊!也不至于落得今天形同路人的地步。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那般相处该多美好,那样就不会有现在的离别相思凄凉之苦了。 “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忆当初见面时全部的美好印
象。但是两个人肯定回不到当初,所以那个初见只能留在回忆里。 “何事秋风悲画扇”用了典故:这是指秋风一起,夏天用的扇子就被搁置一边,多指女人人老珠黄。所以才说:何事秋风悲画扇。过期的东西不合用,与过去美好记忆不重合的人在眼前也就不可爱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琢磨玉器。既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也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后人引用这两句诗,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这两句诗还简缩为成语“曾经沧海”,还可比喻曾经经历过很大的场面,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对比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里。
4.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一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梦游天姥吟留别》《烟花三月下扬州》《沈园钗头凤》《三百里阿房》 第二组:《苦昼之短》《只缘身在此山中》《知人者智》《我该如何看待你》 第三组:《在柏拉图的世界里》《对话吕奉先》《佩弦》《雨巷诗人》
A.品咂诗词 我与哲学 遇见文人 B.品咂诗词 思想原力 遇见文人 C.寻踪经典 思想原力 朋古友今 D.寻踪经典 我与哲学 朋古友今 C
第一组中由《三百里阿房》可知与《阿房宫赋》有关,用“寻踪经典”更好。第二组都与思想有关,但是《知人者智》与《我该如何看待你》如果用“哲学”来概括,明显不够准确。第三组中由《对话吕奉先》可知不全是文人。 二、文言文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上张仆射书 韩愈
【注释】
[1]上张仆射书:本文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九月,时韩愈在徐州任节度推官,因不堪忍受“晨入夜归”的刻板幕僚生活,故上书与徐州张建封商谈上班时问问题。张仆射,即张建封。仆射(忙),官名,秦代始置。唐代尚书省设左右仆射各一人,为尚书令之副职,从二品官,为宰相之职,掌统理六官之事。当时张建封任徐、泗、濠三州节度使,加检校右仆射,故称。
⑴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2]受牒:接受任命书。牒,官府文书。】之明日,在使...院【[3]使院:指节度使之官署。】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4]持院中故事节目:拿着...院中原有的规章制度条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
(九月一日,韩愈再拜。我接受任命文书的第二天,在节度使官署内,有府中小吏拿着官署中原有的规章制度条目十多条来给我看。其中我做不到的,有“自九月至第二年二月末,都要早晨入府,至夜归去,不是生病或其他变故,就不许出去”。
当时以初受命不敢言。古人有言曰:“人各有能有不能。”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强迫】而行之,必发狂疾【[5]狂疾:疯癫病。】,上【[6]上:对上。 】无以承事于公【承事于公:接受您委托办理的事务。】,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丧
失其所以为心:使我丧失具有独立人格的心志。】。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那时候因为刚接受任命不敢冒昧发言。古人有过这样的话:“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也都有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像这样的规定,就不是我韩愈所能遵循的。如果强迫我执行它,那我一定会犯疯癫病的,对上我没有办法接受您委托我办的事情,遗忘将要用来报答恩德的方法;对下我无法自立于世,丧失用来笃定心志的方法。既然如此,那我怎么能够有话不说呢?)
⑵凡执事【执事:有职守之官员,对对方之敬称。】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
必将有以【有什么】取之。苟有以取之【有以取之:有可取之处,指其特长。】,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
(大略说来,您之所以选择我,并不是因为我能晨入夜归,必定是我有其他可取之处。如果我有其他可取之处,即使我不能做到在早晨上班到晚上回去,我的那些可取之处依然存在。
下之事上,不一其事【不一其事:不一定采取同样的做法。】;上之使下,不一其事。量力而任之,度才而处之【度才而处之:衡量其才干而适当安置他。度,揣度,衡量。处,安置。】,其所不能,不强使为。
在下位的人侍奉上司,不应采用同样的做法;在上位的人役使下属,也不应采用同样的做法。衡量他的能力来任用他,衡量他的才干来适当安排他,他所不能做的事情,不强迫他去做。
是故为下者不获罪于上,为上者不得怨于下矣。
因此在下位的人就不会得罪在上位的人,在上位的人也就不会被在下位的人怨恨。 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大相过:指在德、才方面都大大超过别人。】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好臣其所教”二句:语出《孟子·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 臣其所教:以其所教者(不如自己者)为臣。 臣其所受教:以其所受教者(比自己高明者)为臣。】
孟子曾经说过:如今的诸侯们没有人远远超过其他人,因为他们都喜欢用那些自己所教导的人为臣,而不喜欢用那些教导自己的人为臣。
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加远:指相差更远了。】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直己而行道者:自己守正不阿而努力实践自己主张的人。直己,守正不阿】。
如今的当权者,和孟子时代的当权者相比相差更远了,都喜欢那些听见命令就奔波忙碌的人,不喜欢那些自身守正不阿而推行自己主张的人。
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
听到命令就奔波忙碌的人,都是好谋私利之徒;自身守正不阿而推行自己主张的人,都是好行仁义的人。
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以此言进:把这些话说给您听。】。
从来没有好谋私利却爱戴自己国君的人,也从来没有好行仁义而忘记自己国君的人。如今的王公大人中,只有阁下您可以听进去这些话,也只有我韩愈能够把这些话说给您听。)
⑶愈蒙幸于执事,其所从旧矣。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加待之使足以为名” ,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酉而退,率【率:大抵。】以为常,亦不废事。
(我承蒙您的宠爱,是由来已久的了。如果您宽容我使我不丧失本性,优待我使我足以知名,每天寅时进入官署,辰时过完离去;申时进入官署,酉时过完离去,大抵把它看作一种规律,也不耽误公事。
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是也,必皆曰:执事之好士也如此!执事之待士以礼如此! 天下的人,听说您像这样对待我,一定都会说:您是这样爱士!您是这样以礼待士! 执事之使人不枉其性【不枉其性:不委屈其本性。性,本性,天性。】而能有容如此!执事之欲成人之名如此!执事之厚于故旧如此!又将曰:韩愈之识其所依归【依归:归附,.投靠。】也如此!
您能如此宽容使人不违背其本性!您能如此想成人之名!您能如此厚待老相识!人们又将说:韩愈能如此识别自己所投靠的人!
韩愈之不谄屈【谄屈:同“谄曲”,曲意逢迎】于富贵之人如此!韩愈之贤能使其主待之以礼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
韩愈能如此不曲意逢迎有金钱有权势的人!韩愈的才德竟能使其主如此以礼相待!我就是死在您的门下也毫不怨悔。
若使(我)随行而入,逐队而趋,言不敢尽其诚【尽其诚:竭尽其诚意,即知无不言之意。】,道有所屈于己【道有所屈于己:不能行自己之直道。】;
如果让我跟随众人的行列进入官署,跟随众人的队伍而趋进,说话不敢竭尽自己的诚意,所行的主张有悖于自己;
天下之人,闻执事之于愈如此,皆曰:执事之用韩愈,哀【同情】其穷,收【收容】.....之而已耳;韩愈之事执事,不以道,利之而已耳。
天下的人,听说您这样对待我,都会说:您任用我韩愈,只是同情我处境困窘,收容我罢了;我韩愈侍奉您,不是由于志同道合,而是从中取利罢了。
苟如是,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九迁其官:给他升官九次。】,感恩则有之矣,将以(之)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假如是这样,即使您每天给我千金的赏赐,一年多次升我的官职,我对您感恩,那是有的;如果让我拿它在天下人面前说:(您是我的)知己知己!那是不能的。)
⑷伏维【伏惟:下对上的敬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这里是希望之意。】哀其所不足,....矜【矜:怜,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垂仁采纳:施行仁义而采纳其意见。垂,上施于下。】焉。愈恐惧再拜。
(我希望您哀怜我做得不够周到之处,同情我的愚昧,不记下我的罪过;详察我的言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