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于管理工作中人际技能培训的研究主要是在在结合人际关系的三个主要理论的基础上,对培训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分析,认为目前的人际技能培训没有考虑组织管理中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定位和培训设计上均出现一定偏差,而这些偏差也阻碍了培训效果的发挥,对培训的前景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组织管理,人际关系,人际技能,技能培训;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personal skills training, mainly in the three major relationship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raining and problem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at the current interpersonal skills training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did not consider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espite certain achievements, in both orientation and training designed to a certain bias, and these deviations have also hindered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play, the prospect of training had a negative impact.
【Key words】: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skills; skills training;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 2 1.2.1 行为科学理论 2 1.2.2 社会交换理论 3 1.2.3 符号互动理论 4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第二章 人际技能的内容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6 2.1 人际关系的定义与内涵 6
2.2 管理工作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技能 6 2.3 人际技能培训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性 7 第三章 人际技能培训的现状与不足 9 3.1 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9 3.2 人际技能培训现状 9 3.2.1 培训模式和内容特点 10 3.2.2 培训特点与价值 10
3.3 目前企业管理中人际技能培训的不足之处 11 3.3.1 缺乏正确的培训理念 11 3.3.2 缺乏系统的培训体系 11 3.3.3 培训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 12
第四章 完善企业管理中人际技能培训的对策 13 4.1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战略高度认识培训的作用 13 4.2 分析企业需求,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13 4.3 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丰富培训的内容 14 4.4 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评估 14 第五章 结语 15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运行了30多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也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和现代企业的管理。
可以说,管理活动存在任何组织的运行与发展,但管理最主要的对象和载体都是人。比如对于企业来说,管理是一种可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行动力。优秀的管理可以让企业里的各个部门之间权责利明晰,能够发挥出岗位与人的最大潜能与作用, 让员工围绕企业目标而行动着,让企业作为赢利团体得以发展壮大,顺利完成企业目标,形成一个良性循环。2009年,许多大型国营航空公司由于油价成本的上涨,而公司内部矛盾激化,出现了大面的亏损,而我国民营航空公司春秋航空却一枝独秀地完成年度任务并有盈利,这与春秋航空想尽办法节约公
司开销和飞行成本有很大关系,公司办公场所的简陋难以想象,而乘务人员在飞行结束后自己对飞机内部予以清洁,节省费用。这些措施能够得到良好实行,不仅在于制度的建立,更在于执行制度的员工的齐心合力。
现代意义上的组织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目标的社会活动。根据不同目标组织起来的管理理念与工作会对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不一样的影响。纵观现在的组织,如企业、学校等单位的管理,很多把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目标,把管理作为提高生产率、创造最大利润的手段。这种管理的目的只在于关注产品的生产以及企业的利润,忽视了人的心理与情感在组织中的作用,这样产生了组织管理中许多如组织内人际关系紧张、难以留住人才的等内外部的管理冲突。
可以看出,组织的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符合组织的利益和规划。但是,具体的管理实施过程是否能实现目标,最终都需要人的努力。而组织管理冲突最后的爆发也都表现为人与人矛盾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因此,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业界都开始提倡组织管理理念从“经济人”向“社会人”转变,主张实施组织的“人本管理”。而“人本管理”的实质是尊重人、服务人、依靠人、发展人。
而这些转变也提升了组织管理中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人际沟通是一种意义的互动历程,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与人双方对在沟通的过程当中以及沟通之后所产生的意义都负有责任。管理者如果能够拥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能。对于实施管理来说,无疑是一种优良的润滑剂,能够凝聚企业员工,也有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
上述情况表明,社会的发展对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人际沟通在管理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构成本文选择研究管理工作中的人际技能培训的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梳理
本文的研究是以人际技能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作为前提,进而探讨人际技能培训存在的理由是什么,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以及将来的发展道路应该如何设定作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但是,为了避免研究的重点被零碎的现实所干扰而止步于经验总结,就事论事,本文研究思路的展开,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
1.2.1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直到30年代后才形成独立理论体系。该理论是一项实证研究,其研究目的是为了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因此,该理论主要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其考察的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领导与工人的关系。
行为科学理论是最早将企业管理从以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为基础的管理理念解放出来的研究。著名的梅约和霍桑实验证明工人不只单纯追求金钱和收入,他们还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求。同时实验证明的“非正式群体”在工作关系中的存在,对组织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行为科学理论受到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的限制和该理论所用的学科视角的限制,其局限性主要有两点:第一没有将什么是人际关系这一基础性的问题纳入其研究范围;第二将组织内部视为封闭的系统,过于注重人的关系和在交往过程中的行为。
但是,行为科学理论的成果证明了本次研究理论合理性,并且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可以让组织中管理者重视管理工作中人际关系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1.2.2 社会交换理论
上面已经提到行为科学理论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解释什么是人际关系,而社会交换理论正是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专门用于解释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霍曼斯和布劳。
社会交换理论力图从人的行为本身、从交换这一人际互动的最基本形式当中去发现社会结构的动因。社会交换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人际关系乃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商品”交换。因此,分析、理解人际之间的行为最好的方法是把行为当作一种有形或无形的商品和服务来交换。
而在社会交换中,人的行为目标都会指向获取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喜悦,并且,尽可能付出最小的代价以获取最大的报酬。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接受了别人的恩惠,倘若马上予以回报会破坏交换关系,而适当的时间间隔反而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个体和群体心理都存在维持收入和支出之间某种平衡的需要,因此就产生了弥补欠债恢复平衡的心理动力。
社会交换理论为我们理解管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以及此种关系的性质提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