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风险评价
要求
1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一、安全的概念
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分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的作用,分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能量意外释放):
生产过程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能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约束/限制能量/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 两类危险源的相互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是能量主体,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
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先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二、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2、系统性
危险源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对系统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分清主要危险源及其相关的危险性、有害性。 3、全面性
危险源辨识不要发生遗漏,要全面进行分析,以免留下隐患。只有认识到它是危险源,才能对它进行风险评价,才能对它采取措施。
4、预测性
对危险源,要分析其触发事件,也就是危险源出现的重要依据或设想的事故模式或后果。 三、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的基本流程
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 风险控制的策划 实施风险控制计划
评审控制计划的适宜性(必要时)
实施情况验证2
1、划分作业活动
进行危险源辨识首先要划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针对作业活动进行。
划分作业活动就是当我们需要辨识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先将其分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部分,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清楚地对其危险源进行辨识。 1)、作业活动划分的程度的把握
一个用人单位通常有多种作业活动,对作业活动划分的总要求是:所划分出的每种作业活动既不能太复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
在划分作业活动时,要特别注意设备检修、停开炉、换辊等活动,因为此类作业活动对象、人员、工具、环境经常变化,危险因素多,并且需抢进度,甚至是边生产、边进行,更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因此,不可遗漏这些活动。 2)、作业活动划分方法
作业活动可按如下几种方法划分:
a) 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 按地理区域分; c) 按装置分; d) 按作业任务分; e) 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3)、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危险源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信息。
作业活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a)任务:所执行任务的期限、人员、该任务实施的频率;包括岗位名称、所属工段班组、在岗人数、工作制度等; b)设备:进行活动时可能用到的机械、设备、工具、附件;
c)物料:主要了解进行活动时接触的物料、能量方面的危险情况,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料的存贮、运输、加工、使用等异常情况(泄漏、检验失效),生产中工艺参数异常(如超温、超压、过流等)及仪器仪表控制失灵等。
包括:
——可能要搬运的物料的尺寸、形状、重量、表面特征; ——物料移动的距离和高度;
d)能力:工作人员的能力和已接受的任务培训; e)程序:作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 包括:
——规章制度。包括国家及行业有关法规、标准、设计规范,企业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等。
——有关工艺、设备资料。包括有关的设计说明书,工艺流程图,设备、设施布置图,操作原始记录等。
f)作业环境:包括作业场地及有关人员、车辆通行条件,作业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湿度、能见度、视线、噪声、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其它情况。
g)事故、故障资料:发生过的与该作业活动有关的事故经历。包括工伤事故、险肇事故、非正常停工事故,火灾及火警记录、设备故障及维护检修记录等。 四、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活动范围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
? 所有的过程、活动(包括矿石运输)、场所及周边环境; ? 所有正常和非正常的情况及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
3
? 所有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
?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承包商和参观者)的活动; ? 所有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本公司提供的还是他人提供的; ? 所有内部和外部变化的风险
? 所有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的风险; ? 所有重要场所的风险; ? 所有职业卫生的风险;
? 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洪水等。
b)在辨识过程中,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时态
? ? ?
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并延续到现在的。 现在: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状态。
将来:可以预见的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设备等新产生或在维护、改进、报废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
三种状态
? 正常状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 ? 异常状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
? 紧急状态:指发生爆炸、火灾、洪水等重大突发性事件
c)危险源辨识要包括: 四个方面: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人的不安全行动; ? 作业环境的缺陷; ?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七种危险源类型
? 机械能 ? 电能 ? 热能 ? 化学能 ? 放射能 ? 生物因素
? 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八种伤害:
? 机械伤害;
? 起重伤害; ? 高处坠落; ? 物体打击; ? 触电; ? 爆炸与火灾;
? 油品、危险化学品泄漏; ? 中毒。 八种职业病危害:
? 粉尘;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