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肠蠕动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 (3)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 (4)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
(5)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 (6)胃肠出血者
(7)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或继续恶化者。 ▲61、闭合性腹部损伤的诊断思路怎样? 答:①有无内脏损伤
↓
②什么脏器损伤 ↓
③是否多发性损伤 ↓
④诊断困难时怎麽办:其它辅助检查、进行严密观察、剖腹探察。 ★62.诊断性腹膜穿刺术和腹腔灌洗术 (1)穿刺部位
①脐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三分之一处 ②经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处 (2)阳性标准(下列任何一项即可)
①灌洗液含有肉眼可见的血液,胆汁,胃肠内容物或证明是血液 ②显微镜下红细胞计数超过100x109,或白细胞数超过0.5x109/L ③淀粉酶超过100 Somogyi单位 ④灌洗液中发现细菌
63..腹内脏器损伤的处理原则:做好紧急手术准备,力争早期手术。
1.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
2.心肺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解除气道梗阻是首要一环。 3.迅速控制明显外出血。
4.处理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尽快恢复血容量,控制休克和紧张迅速的颅脑外伤。 64.、脾破裂的诊断指标?
答:分类:中央型(脾实质深部),被膜下(脾实质周边部),真性破裂(破损累及被膜)
诊断:外伤史、失血征、腹膜炎体征、抽出不凝固血液,移动性注音阳性。 治疗原则:a.抢救生命第一,包脾第二
b.脾切除后,婴幼儿易发生“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肺炎链球菌为主),故
婴幼儿应尽量保留脾脏。
▲65、什么是腹膜刺激症,腹膜炎放置腹腔引流的指征有哪些? 答: 腹膜刺激症: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腹膜炎放置腹腔引流的指征:①坏死灶未能彻底清除或有大量坏死组织无法清楚
②预防胃肠道穿孔修补等术后发生漏 ③手术部位有较多渗液或渗血 ④已形成的局限性脓肿。
66..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原则及适应症:
(1)原则:处理原发病,彻底清洁腹腔,充分引流,术后处理。
(2)适应症:a.经非手术治疗6-8h后,腹膜炎症及体征不好转反而加重者。
b.腹腔内原发病变严重。
9
c.腹腔内炎症较重,有大量积液,出现严重肠麻痹或中毒症状,尤其是有休克表现者。
d.腹膜炎病因不明,且无局限趋势者。
67、腹膜炎除病史、体征外,哪些检查有助于诊断? 答:淀粉酶、血象、X线、B超、腹穿、腹腔灌洗。 68、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如何? 答: ①幽门螺杆菌感染 ②胃酸分泌过多
③非甾体类抗炎药与黏膜屏障损害。 69.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
(1)多见于中青年男性,有周期发作的特点,秋东、冬春好发。
(2)主要表现为:a.上腹部或剑突下的疼痛,有明显节律性,与进食密切相关,多于进食后
3-4h发生,服用抗酸药能止痛,进食后腹痛可暂时缓解。
b.饥饿痛和夜间痛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特征性症状,体检时右上腹可有压痛。
(3)适应症:1.十二指肠溃疡出现严重并发症。
2.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溃疡。 3.溃疡病程漫长者。
70.胃溃疡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手术适应症: ★
(1)分型:Ⅰ型:最常见,50%-60%,低胃酸,位于胃小弯角切迹附近。
Ⅱ型:20%,高胃酸,胃溃疡合并十二指肠溃疡。 Ⅲ型:20%,高胃酸,位于幽门管或幽门前。
Ⅳ型:5%,低胃酸,位于胃上部1/3,胃小弯接近贲门处
(2)临床表现:a.发病年龄多为40-60岁,多位于胃窦小弯侧;
b.主要症状是腹痛,但节律性不如十二指肠溃疡明显。
进餐0.5-1H开始,持续1-2H后消失,进食不能缓解,痛点常在上腹剑突与脐连线中点或略偏左,抗酸治疗缓解后常复发。 c.年龄较大的患者,呈不规则持续痛
(3)手术指征:1.内科治疗8-12w溃疡不愈合或短期复发者。
2.发生溃疡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等。 3.溃疡巨大或高位溃疡。 4.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
5.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恶变者。
71.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方式 ▲ (1)胃大部切除术
①毕Ⅰ式 优点:吻合后的胃肠道接近于正常解剖生理状态,术后并发症较少,
缺点:但因胃与十二指肠吻合有一定张力,易致胃切除范围不够,可引起
术后溃疡复发。因此,此法多适用于胃溃疡.
②毕Ⅱ式 ③胃空肠Roux-en-Y吻合 (2)胃迷走神经切断术 ①迷走神经干切断术
②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③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10
72.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理论依据以及术后并发症: 1.原理:
(1)切除了大部分胃,因壁细胞和主细胞数量减少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大量减少。 (2)切除胃窦部减少了G细胞分泌胃泌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 (3)切除胃溃疡本身和胃溃疡好发的部位。
2.切除范围:胃的远侧2/3-3/4,包括胃体的远侧部分`胃窦部`幽门和十二指肠秋部的近侧. 3.并发症:A.早期并发症:
(1)术后胃出血, (2)胃排空障碍,
(3)胃壁缺血坏死,吻合口破裂或瘘, (4)十二指肠残端破裂 (5)术后梗阻 B.晚期并发症:
(1)酸性返流性胃炎 (2)倾倒综合征 (3)溃疡复发
(4)营养性并发症
(5)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腹泻 (6)残胃癌
▲73.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要点? 答: 病史:①有溃疡病史
好发部位:胃十二指肠壁近幽门处
临床表现:②突发上腹刀割样剧痛迅速发展成全腹疼痛
③伴休克或恶心呕吐 ④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辅助检查:⑤WBC升高、X线膈下游离气体、腹穿有食物残渣。
⑥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液含胆汁或食物残渣。
▲74.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大出血的治疗及手术指征:
1.原则:补充血容量防治失血性休克,尽快查明出血部位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 2.措施:⑴补充血容量,
⑵留置鼻胃管,用NS冲洗胃腔,清除血凝块。 ⑶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灶,局部止血。 ⑷应用止血制酸药物。 ⑸急诊手术止血
3.手术指征:a.出血速度快,自行止血机会较小,
b.近期发生过类似的大出血或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
c.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生大出血的病人, d.胃溃疡患者近早期手术,
e.胃镜检查发现动脉搏动性出血或溃疡底部血管显露再出血危险性大者。
75.胃十二指肠溃疡瘢痕性幽门梗阻的诊断: 1.根据长期溃疡史,腹痛与反复发作的呕吐,呕吐多发生在下午或晚间,量大,含大量宿食,有腐败酸臭味,但不含胆汁。
2.呕吐后自觉胃部饱胀改善,病人常自行诱发呕吐一缓解症状。 3.常有少尿便秘、贫血等慢性消耗的表现。
11
4.体检时见病人有营养不良、消瘦、皮肤干燥、弹性消失、上腹隆起可见胃型,摇晃上腹可闻振水音。
76、胃癌的癌前期病变有哪些?早期胃癌? 答:(1)胃癌的癌前病变: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残胃癌,异型增生。 (2)早期胃癌: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 a.小胃癌:癌灶直径6-10mm b.微小癌:癌灶直径小于5mm
c.一点癌:更小,只能在胃镜组织活检时发现 77、进展期胃癌的Boarmman分型? 答:进展期为中晚期胃癌的统称:
①结节型 ②溃疡局限型 ③溃疡浸润型 ④弥漫浸润型(皮革胃) 78、胃癌的常见转移途径? 答:①直接浸润
②血行转移:肝,肺
③腹膜种植转移:卵巢Krukenberg瘤
④淋巴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可由胸导管→左锁骨上,或者肝圆韧带→脐周 79、什么是胃癌根治术(D2)和扩大根治术? 答:胃淋巴结分三站,共16组
(1)根治术:包括周围正常组织的胃部分或全部切除、第二站淋巴结完全清除者。 (2)扩大根治术:在根治术的基础上,附有周围脏器的切除、淋巴结的进一步清扫。 80、胃癌的根治程度分级?
答:A级:D>N,切缘1cm无癌细胞浸润,根治效果最好 B级:D=N或切缘1cm内有癌细胞累及。根治效果次之
C级:仅切除原发灶和部分转移灶,有肿瘤残余。非根治手术 ▲81、肠梗阻按病因分类? 答:按病因分类:
(1)机械性: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
①.肠腔堵塞
②.肠管受压
③.肠壁病变
(2)动力性:无器质性肠腔狭窄,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机制:神经反射或毒素刺激→肠壁功能紊乱→肠蠕动功能丧失或肠管痉
挛→肠梗阻(麻痹性或者痉挛性)
(3)血运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血运障碍→肠麻痹 82、简述肠梗阻局部病理生理变化?
答: ①梗阻上肠蠕动增强,如梗阻不解除,肠蠕动则由强变弱,出现麻痹;
②梗阻上段肠腔膨胀,积气积液,70%是吞下的气体,部分来自发酵和血液内气弥散。梗阻后肠壁不再吸收肠内消化液。
③肠壁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肠腔内压力增高,静脉回流障碍,加上组织缺氧,如压力进一步增加,动脉梗阻肠管坏化。
▲83.肠梗阻临床表现:
症状:(1)局部表现:腹部阵发性绞痛,呕吐,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2)全身表现:体液丧失、感染和中毒、休克、呼吸和循环系统障碍 检查:腹部体检:视诊:可见腹胀,肠型和蠕动波;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