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19 13:55: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贺兰县如意湖中学

体育组 姓名:李雪春

蹲距式跳远的教学设计 时间:二0一二年三月

一、教学内容: 蹲距式跳远 二、教材地位

跳远是人类日常生活中最常见与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是学生喜乐见闻的、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又是现代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比赛项目之一。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体能、运动技巧起到很好的作用。八年级跳远教学是在学生原有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延续,也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依据单元教学计划,本教材我安排4个学时完成,

蹲距式跳远是一项借助于助跑和外力(踏板)而获得向前运动势能的运动项目,它对于提高学生跑跳结合能力、弹跳能力等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发展学生位移和动作反应速度,促进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 ,增强学生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介绍跳远技术发展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跳远技术由蹲距式向挺身式、走步式发展过程,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情况下属于犯规,怎样丈量,如何判断名次等。

2、初步体会助跑与踏跳相结合的技术。了解一些相关健身手段与方法,并能合理的选择练习内容,学会评价自己跳跃能力的方法。

3、学生了解蹲踞式跳远,知道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基本环节要点和学练方法,

2

(2)能力目标:

1、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2、掌握多种跳跃性练习的方法,通过各种跳跃练习,让动作迁移到蹲踞式跳远基本技术,主动参与跳跃活动性游戏和比赛。 (3)情感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乐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树立集体观念。 2、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学情分析

任课年级:八年级。

本年级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基础上,跳跃能力已有一定的基础,身体素质较好,接受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强烈集体荣誉感,而且好胜不服输。

1、有利因素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模仿能力都相对比较强.因此,对本课的内容比较容易掌握,只要激发适当,使学生的 “要我学”转为 “我要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这就并不难调动。

2、不利因素

蹲踞式跳远单一,显的枯燥无味.加上男女生差异有别,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对课堂教学增加不少难度.在练习中,我采用引导的方式、自编游戏等有趣味的组织教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五、教学重点:

1、助跑有节奏。

2、助跑和起跳的结合技术。助跑时要发挥出最快速度,踏板要有力,积极摆臂配合维持身体平衡,保持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3、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不断的尝试跨越新的障碍(可喻为生活中的困难)。 六、教学难点:

1、踏板起跳跨大步或减速倒小步,身体容易产生前旋,没有向前腾起。因此,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将助跑和起跳相结合以便获取最佳腾空步。

2、助跑与踏跳的结合时机,教学对象学生的年龄都在15岁左右,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七、教学方法:

1、教法将教学内容溶合在游戏中,使学生乐于参与、易于参与的游戏中无形间达到教学的初步目的。由于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而理性较差,宜多做示范,以让学生模仿练习,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再做技术性指导,以提高学生的技术质量与兴趣。

2、 游戏参与法将教学寓于“跳球游戏”、“快快跳起”等游戏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3、示范法利用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动及爱表现自己,但体质较弱的心理、身理特征,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搜索更多关于: 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 的文档
蹲距式跳远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7k3y1quec4oweh0pipv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